第一百六十七章(2/2)

作品:《此刻到永远

它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一直是天启朝争论的问题,史称晚明三大疑案。”

“这个李...”

“还有密建皇储...

冯希蕾一开口,导游就拔高声音打断,“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则,通常实行公开的嫡长子继承制。

清代从康熙朝开始,沿用中原各王朝立嫡长子的做法确定皇位继承人。

康熙十四年也就是1675年下诏册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帝多子,在位时间又长,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间、太子和诸皇子间的矛盾和纷争。

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使皇权受到了威胁,政局也因此动荡不宁,这就是有名的九子夺嫡时期,暗潮涌动!

康熙帝不得已两次废皇太子。

从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皇太子后,康熙皇帝再没有公开建储,致使康熙死后雍正帝即位成为一大历史疑案。

一说雍正帝遵遗诏即位,即康熙帝临终前,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克承大统”。

一说雍正帝“矫诏篡位”,即康熙帝临终前遗诏“皇位传十四子胤祯”,于是康熙帝遗诏就成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禛”。

无论历史真相如何,雍正帝虽是康熙朝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的胜利者,然而,争夺战的严重后果给予雍正的教训是深刻的,因而在即位后,他断然废弃了公开建储制,宣布实行秘密建储。

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八月,雍正帝于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宣布:“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加审慎,此事虽不可举行,然不得不预为之计。

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

雍正帝命诸王大臣共议这种做法,诸王大臣均无异议。

雍正帝遂命诸臣退下,只留总理事务王大臣当面将密封的锦匣收藏于“正大光明”匾后。

后来,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雍正十三年也就是1735年八月,雍正帝四子宝亲王弘历成为清代第一个以秘密建储制继位的皇帝,是为乾隆皇帝。

乾隆帝在对历朝历代的建储法详加比较剖析后,认定秘密建储“实为美善”,进一步将秘密建储确定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

乾隆以后,自嘉庆到咸丰,都是按秘密建储制继承皇位的。

秘密建储与公开建储相比较,避免了皇子之间为夺取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对稳定政局具有一定作用...”

逛完皇宫,听完乾清宫的故事以后,冯希蕾对历史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徐洛儿就兴致缺缺了。

冯希蕾这个吐槽真的会传染人啊!
本章已完成! 此刻到永远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七章,网址:https://www.6s6s.net/12171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