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灵异档案之小强的强大(2)(2/4)

作品:《见鬼现场回头看身后

艾仕帧教授也不用去遮遮掩掩了,直接对着孙一烁开门见山说道:“如我所料,这一宗绝对是灵异案件,这个蟑螂不是一般的蟑螂,在《古语搜神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名为楸馗,这种楸馗在当下的这个世道已经是非常少见了,但只要一出现,由于其惊人的繁殖力,可以迅速蔓延开来,由于这类物体几乎没有天敌,处于生物链中的最高端,因此,一旦让其繁衍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有这物种,何来灵异?”孙一烁虽然说的简单,但意思很明了,按照你艾仕帧教授所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物种,只是不太常见而已,但和灵异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呀!

艾仕帧教授继续解释道:“这种楸馗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囫刑!”

“囫刑?”孙一烁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

艾仕帧教授接着解释道:“古时候的死刑有很多,如斩首、凌迟、五马分尸……还有一种极为少见的死刑,是被明朝的一个极为糊涂的皇帝所发明出来的,刑名:囫刑。这个糊涂皇帝从小就爱玩各种小动物,大一点的如兔子、小猫、小狗,小一点的,如老鼠、蟑螂、苍蝇,他玩这些动物,也不是显得有爱心,更不是在灭四害,而是以一种残忍心态的来玩,轻一点,就是把眼前的小动物给弄断一条腿、翅膀给剪断,重一点,就对小动物活烤、水淹、灌毒药……反正为了玩,无所不及其能,他身边的那些太监也投其所好,天天帮着这糊涂皇帝想着如何玩残动物的鬼点子,直到最后,有一个姓何的太监,想出了囫刑的变态点子:将所有的小动物都罗列在死刑犯的面前,然后逼着将其生吞。那糊涂皇帝觉得很有意思。立马让刑部送来了一名秋后问斩的死刑犯……

在这里。笔者顺便补充一些古时候。特别是明朝时期有关死刑的知识:在中国漫的封建社会岁月中,死刑有两种:一种是斩立决,还有一种就是秋后问斩。所谓的斩立决,就是立刻行刑,一般是针对那种忤逆、犯上的大不敬之罪,能犯这种罪的,大都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跟小老板姓没有太多的关系。明朝的时候,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为了防止历史重演,对自己的亲戚,特别是姓朱的,通通提防着:我把你分配到地方上,给你皇亲国戚的待遇,但是你得归地方上管,不能离开你这个“封地”。家丁奴仆不能超过多少人,说你要尽孝。趁着清明假期回趟京城祭祖,不用了,你就在家里,朝着京城的方向叩两个头就得了!朱棣这一规矩一直沿用到清亡,可见影响力有多大!如果被当局者发现你造反了,或者有造反的迹象,那我可以把你斩立决。说到底,就是斩立决的适用范围较小,古人被判死刑的,大都是秋后问斩:你杀人放火了秋后问斩、你奸淫掳掠了秋后问斩、你欺师灭祖了秋后问斩……即便你是汪洋大盗,也是秋后问斩。很多人都习惯把古时候的秋后问斩和当下的死缓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这里面还有有很大的不同的。在当下中国,被判了死缓的人,大都意味着可以活命了。至少在我的概念里,还没有听说过死缓的人最终被执行死刑的!而古时候的秋后问斩,就有些不一样了:判了秋后问斩的人可就要碰运气了。什么意思?秋后,顾名思义就是秋天过后,寒冬腊月即将来临,换而言之,也是大家等着过年的时候,皇帝为了表示天地有好生之德,所以就要特赦一批人员,特赦谁?秋后问斩的人。全国各地将一年来被判了秋后问斩的名单汇总后一并递到皇帝那里,皇帝拿起朱笔,看着名单大圈,大家注意了:这只是一份名单判了秋后问斩之人的名单,上面没有写他是因为什么被判了秋后问斩,皇帝换圈圈,全是靠感觉:这名字看着不顺眼,圈了用红笔一圈,得,这被圈之人就算是走到生命尽头了,死刑!看着挺顺眼,没有圈,得……你可以收拾一下,回家跟老婆孩子一起过年了,不光连死刑免了,连蹲大牢的刑罚也免了,算是释放了!这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鬼现场回头看身后 最新章节第283章 灵异档案之小强的强大(2),网址:https://www.6s6s.net/128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