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仍留一箭定邙山(2/4)

作品:《天下英雄刘玄德

败,很难阵前折损。但李通能否面对数万西凉兵攻击,守住潼关,却不好说。

这种假设,以及牵招的后悔,都没有任何意义。

牵招派二将东下,请贾诩参军事;派蒋钦守弘农、陕县,安排妥当;又以一己之力阻挡数万西凉兵,避免其涌入弘农,糜烂河南,威胁兖豫。

有功当赏。

刘备擢升关羽、牵招为偏将军,擢升张飞、吕虔为裨将军,擢升于禁、卫靓为中郎将。

其余有功将领各有赏赐,如鲍出、陈到、曹洪等。

曹洪初入陷阵军中不过是普通一卒,每次都被刘猛派在第一线。但此人确实壮猛多力,浴血奋战之下,斩获颇多。

赏罚当以公,不可出于成见。

曹洪积功升为屯将。屯将又称百人将,已属于中层将领。

刘备摊开地图,久久盯着司隶。

要不是贾诩足智,三将勇猛,曹操扫清弘农、河南,可放西凉兵过函谷,肆虐关东。曹操自己则北取河东,于大河之右坐观刘备被袁绍、张济消耗。

曹操如今在河东,要想解决他,西边要稳住张济,东边要稳住袁绍。

张济、郭汜等,虽然勇猛,但非有远志,可以用计羁糜。汉中富庶,益州天府之国。张郭等既然饥饿,可建议其向南发展。

至于袁绍,若助其打败麴义,固然有助于剿灭曹操,但也会使得袁绍将触角伸到并州。长远来看,不符合刘备利益。

因此刘备决定帮助麴义。

麴义顶住袁绍,刘备才能不受干扰地独立解决曹操。

并州拥有表里山河之地利,最大的短板乃是人口太少。

若给予曹操时间,让其得以吞并河东、关中,那自然难制。

现在曹操总兵力达五六万,但其精锐老兵不到万人。

而刘备能够投入到灭曹之战中的精锐高达五六万人。

以五敌一,又有配重式投石机这等利器,加上刘备对曹操的重视,灭曹虽无十足的把握,也有八成的胜算。

刘备将备战之事安排下去,护送李通等人遗体的队伍也进了颍川。刘备亲自扶灵至朗陵。

李通生于公元168年,本年仅二十六岁。

其长子李绪年方五岁,次子李基年方三岁,还在懵懂年纪,只知道跟着大人悲泣,不知丧父到底意味着什么。

刘备对哭得眼睛通红的李通遗孀道:“文达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必将彪炳史册,留名千古。

其子亦我子也,我将待为亲子,养育成才。君之生计,亦由府中负责。勿忧也。”

李通遗孀拜倒:“妾身谢过刘公。妾夫族中愿出米粮,供养妾母子三人。不必劳烦刘公。”

刘备摆手道:“君母子若由文达族中供养,多有不便。且文达死国事,君理应由官府供养,何须私人”

李通遗孀只得答应。

目前刘备府中只养了一个英烈遗孤,就是刘政之子刘简。

处理完李通等人后事,刘备自汝南北上,巡视颍川,访才求贤。

刘备先去许县拜访陈氏。陈氏族长乃是陈纪。

陈纪生于公元129年,本年六十五岁。

其父陈寔,天下知名,与钟皓(钟繇祖父)、荀淑(荀爽之父、荀彧之祖)、韩韶(大鸿胪韩融之父,韩融受董卓之命劝关东诸侯退兵,于公元190年被王匡杀害;原冀州牧韩馥从叔)合称为“颍川四长”。

陈寔死于公元187年,当时海内吊之者三万余人。司空荀爽披麻戴孝。

“梁上君子”,“难兄难弟”,这两个成语均出自陈寔之语。

陈纪解除党锢后,累辟不就。董卓入洛阳,强行任命陈纪为尚书令,不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下英雄刘玄德 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八章 仍留一箭定邙山,网址:https://www.6s6s.net/14403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