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庄子(1/3)

作品:《重生贵女成长记

时值晌午,日头高挂。

昌平二十年自开年来少雨,隶属凤翔府的康南县更是只见了屈指可数的几场细雨。

栖凤山坐落在康南县正南方。因楚国开国两位皇后都在此地留下传说,原来有个很大众名字的巍巍青山便得了个栖凤的名。京里许多名门世家纷纷在附近置办别业。只是离京远了些,甚少有人过来长居。

延宁伯徐府在栖凤山往北七里处置办了一处庄子。庄子里有一处院子与别处相异,主楼竟然高两丈有余。

现在这栋宅子住着来别业养病的徐家嫡长女徐楹。

紫竹打扇的手不停歇,时不时偷偷瞧瞧窗外大片大片憔悴的绿意。不由想着前日庄里来做粗活的婶子抱怨,再有几日不下雨,收成怕是要再少一成。

书桌前的青衣少女执笔不停,面色庄重。紫竹见少女额前汗珠又密了一些,手上的速度不由得加快。心里不住感叹,若是还在伯府,夏日的冰盆怕是早早就送到大小姐的院子。

最后一个字在纸上落定,紫竹知道今日自家小姐——延宁伯徐霖嫡长女徐楹的佛经已经抄完。自三月前徐楹醒来,日日不缀。

“姑娘,今年真会大旱吗?”紫竹见徐楹停笔,连忙问。

徐楹抬头望向窗外,眉头轻皱,轻轻低喃,“岂止是大旱……”见紫竹什么也没听见,转而道,“尽人事,听天命。早先让庄子上的人多挖几口深井,现如何?”

“庄子里就挖了三口深井,有了小姐补贴的银子,又请人在农田那边挖了几口,都是出水了还挖了一两丈,庄里闲着的妇人都有去帮忙的呢!”紫竹向来活泼嘴甜,跟庄子里的大娘婶子也能说上许久。闻言,马上叽叽喳喳地说着这些天新听来的消息,不偏不倚,条理清晰。

徐楹唇边含笑,整理今日用到的纸笔,思绪飞得悠远。

在前世,今年这场大旱从楚国有史以来的记载上看并不重,前几年也不是没有过,只要朝廷免了今年税收就可以渡过。因此,康南县令也就没有重视。只是楚国西北地的北蛮今年不仅旱,还发生大规模蝗灾。后来蝗虫一路东南而下,当时康南县及临近的几个乡镇因干旱而晚收的庄稼颗粒无收,近十万户农家断了粮,民怨沸腾。

康南离大昌京城安康不过三百里,几日后民怨上达天听。

康南县令自然落不到好处。仕途将近断绝。康南现任县令周原与周皇后同宗,还在五服之内。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她这个身处康南受罚的伯府嫡长女落了个不好的名声。毕竟她难产出生,母亲苏氏一向康健。

木屐扣着楠木地板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徐楹知道紫兰这阵子每次送小食都是这样的节奏。果然,声音不过响了六声,紫兰便端着一碗莲子粥进了书房,就见紫竹说得眉飞色舞。自家小姐坐在书桌前,双手托着下巴,瞧着窗外。不知把紫竹的话听了多少在耳里。

轻咳一声,紫兰开口道,“姑娘,嬷嬷新做了莲子羹,奴婢用井水凉了才给您送来的。”

徐楹回头,紫兰手里的白瓷小盅盛着白玉般的羹汤,用切碎的蜜枣点缀,就算一向苦夏也有了食欲。徐楹含笑问,“嬷嬷这几日精神见好了?”

紫兰想起两个月前刘嬷嬷骨瘦如柴地躺在杂物房的样子,才道,“是呢!嬷嬷一能下床就开始给姑娘张罗吃食,前日刘叔到镇上置办东西,顺便带了些莲子蜜枣,今儿就给姑娘送来了。”

徐楹接过小盅,淡淡的暖意透过手心,浅尝一口,软糯的羹汤带着丝丝甜味。琥珀色的双瞳霎时盈满温暖,“嬷嬷手艺还是这么好!”

紫兰二人纷纷点头。之前在徐府,夫人从来不曾少过大小姐什么。现今远在康南县,好的燕窝都买不到,刘嬷嬷这一手好厨艺反倒是愈加可贵。近月来伙食好了不少,天上飞的,地下跑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贵女成长记 最新章节第1章 庄子,网址:https://www.6s6s.net/18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