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瓦剌出兵(2/3)

作品:《明统天下

明廷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的。可是,1449年夏,也先借口出兵进攻大同、宣府、辽东、甘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接着,又聚军于土木堡,歼灭明军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称为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企图迫明廷订城下之盟。但因北京军民英勇奋战,也先计划未能实现。由于伤亡惨重,加上兵士厌战,内部矛盾重重。1450年也先被迫将明英宗送还,双方重新恢复正常通贡互市关系。

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但对外则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瓦剌才再次在哈剌忽喇手中兴起,不过终究大势已去,经过短暂的兴起之后瓦剌迅速的又衰落了。

哈剌忽喇与马哈木、脱懽,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绰罗斯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此时瓦剌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宜达伊赛克湖。清朝,瓦剌被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

也先死后瓦剌已经传了四代继任者分别是:

阿失帖木儿(?-1478年),清朝史料作俺檀汗、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是蒙古瓦剌部领袖,也先的次子。1451年,也先命他为太师。其父被杀后,继承瓦剌的权力,但不能统一全蒙古。与东蒙古孛来等结盟,向西伊犁河一带扩张,驻牧于漠北和林一带。又与癿加思兰(也先三弟之子)、还有自己叔父赛罕王联盟。1478年,阿失帖木儿在和林病故,子克舍嗣位。

克舍(?-1478年),又作克失,清朝史料作额斯图木,是蒙古瓦剌部领袖,阿失帖木儿之子。1478年,阿失帖木儿在和林病故,子克舍嗣位。瓦剌衰落,在克舍时有复兴之象。克舍联合达延汗,《明史》称“其长曰克舍,颇强,数纠鞑靼小王子入寇”,1486年,克舍病故,子养罕嗣位。

养罕(?-1495年),清朝史料作哈木克台吉,是蒙古瓦剌部领袖,克舍之子。1486年,克舍病故,子养罕嗣位为丞相。

次年,瓦剌养罕王屡次攻掠赤斤、罕东诸卫。克舍之弟阿沙也自称太师,部落为大瓦剌,养罕部落为小列秃。在达延汗与其子的压力下养罕西迁,联合哈密卫忠顺王,对抗吐鲁番汗国。1495年,养罕中吐鲁番流矢而死,由阿喇哈青森继位。

阿喇哈青森也就是现在的瓦剌首领同时也自称大汗。瓦剌的大汗和鞑靼的大汗是不一样的。鞑靼部位黄金家族直系,他们都是继承于成吉思汗。所以在整个蒙古人心目之中只有鞑靼部的人才可以称大汗。而其他的任何人自称大汗都是不被蒙古人承认的。这也是瓦剌和鞑靼长期纷争的原因之一。

瓦剌好歹是和鞑靼并列的一部,并且大都数时候瓦剌都要比鞑靼强大,但是即使这样,瓦剌部落也一直不能得到全蒙古人的认同。瓦剌好几代人都自称汗,但是都没有得到任何除瓦剌外的蒙古人的认同。即便是在大明也一样,明史在记载鞑靼首领的时候大都用大汗代替,但是写道瓦剌的时候却永远不用大汗两个字,永远都是瓦剌首领。可见不管瓦剌怎么努力,在天下人的眼中瓦剌的首领是永远都成不了大汗的。

统一蒙古和争夺汗位是瓦剌和鞑靼争斗的两个焦点,统一蒙古瓦剌人短暂的做到过,但是成为全蒙古人都认同的大汗,瓦剌人却从没有做到过。即使是在瓦剌最强大的也行时期,大汗也不是瓦剌人的,而是鞑靼人脱脱不花的。执着于汗位,瓦剌和鞑靼打了一百多年,执着于汗位也行杀了脱脱不花自立为汗,结果造成瓦剌的衰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统天下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一章 瓦剌出兵,网址:https://www.6s6s.net/191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