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炼(2/3)

作品:《将军好凶猛


襄阳、南阳等地还要组建更大规模的地方兵马,对兵甲军械的需求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短时间内,铸锋堂所铸制的兵甲战械不愁卖,每月能为楚山赚得两万余贯的净入。

不过,景王南下襄阳之后,元帅府除了在襄阳组织扩大兵甲军械铸制外,还下令荆湖、江淮、川峡等路监司同时都扩大兵甲军械的铸造,以供应兵马的扩编。

江淮荆湖等地大量的私家匠坊,看到有利可图,也正纷纷铸制兵甲器械以供有司。

景王不管多信任徐怀,都不可能让楚山垄断大越兵甲军械的生产、供给;周鹤、高纯年等人打破脑袋都会阻力。

更何况江淮、荆湖、川峡等地的冶铁技术近百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官府一直以来也都鼓励私人开办铁场采矿炼铁。

大越官营铁场相比较前朝,规模没有多少扩大,但私人采矿炼铁发展极速。

大越私人铁场以十分为率,官府征收其二为税。

以天宣元年诸监场所征收的铁税统计,江淮荆湖川峡等地的年炼铁规模,至少不低于三千万斤。

楚山铸锋堂目前的年炼铁规模,仅二十万斤而已。

桐柏山铁矿资源充裕、木炭资源也充裕,但最大的限度就是运输。

以往唐氏所经营的十八里铁场,所生产的铁器以及生熟铁料,主要供应山里;经陆路运输出去,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铸锋堂的兵甲军械贩售还想继续扩大,包括铁器在内,还想从中弥补一部分度支上的缺额,唯一的办法就是铸制的兵甲军械以及民用铁器足够质优价廉。

为提高楚山炼铁的效率、降低成本,庄守信、徐武良等人也想过很多办法,但中原炼铁已经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基础工艺短时间内想要有大的改良,谈何容易?

庄守信、徐武良等人都主张缩减刀矛箭簇盾牌等简单兵械的生产,满足自身所需即可,重点放到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的铠甲铸制上。

徐怀却没有同意。

史轸也认为相比较农耕生产,大规模的煤铁开采及冶炼,才有可能为桐柏山容纳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而青壮劳动力才是楚山未来得以持续发生的真正潜力。

大量流民南涌,楚山目前只能尽一切可能往荆湖、南阳等地疏散,不是徐怀不想将他们留下来,实在是桐柏山相对安全区域能承载的人口太有限了。

专攻造甲,获利或许颇丰,但造甲除了需要熟练匠工不说,所容纳的匠工人数也极为有限,一两千人就顶天了。

倘若楚山的炼铁业能发展起来,容纳一两万青壮年也非难事,加上附随的家属,楚山直接辖管的人口就能出多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来。

而大规模炼铁,通过铁料、铁器交易粮食进山,同样能增强山里粮食储备的弹性;运输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炼铁一业发展起来,所能附带的好处,不是简单用钱粮能衡算的。

史轸主张就算薄利,也要不断扩大山里的铁料冶炼规模,以此不断吸纳流民中的青壮劳力。

当然了,说到炼铁的基础工艺,木炭是不可或缺之物。

楚山也曾想过用生煤取代木炭,但生煤所炼之铁除松脆易折外,更为主要的是生煤置入炉底点燃后,极易松散,彻底烧尽后更是一堆松散的灰渣,与铁水混于一起。

不是不能用生煤取代木炭,但在找到更优良的生煤之前,即便用来生产普通的农具,性价也大大不如木炭。

“采桐柏石炭,以木炭之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军好凶猛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炼,网址:https://www.6s6s.net/23788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