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金戈铁马的马,原来真的是铁马(2/3)

作品:《朕就是亡国之君

复杂,胡虏杂居,与内地民风迥异,治理困难,不服王化者众。”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大唐治西域百载,安史之乱,长征健儿远在西域,无法回援,臣以为西域乃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派精兵铁骑羁縻即可。”

朱祁钰听闻沈翼如此说,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说道:“沈尚书所言有理。”

沈翼一脸懵…陛下让兵部提议西域行都司,他在反对!结果陛下居然赞成他的反对?!

朱祁钰颇为郑重的说道:“相比较万国海梁的琉球,西域丝绸之路远不如也;相比较良田十万余顷的鸡笼,西域地面良田寥寥;相比较丛林密布的交趾,西域并无柚木用来种树,更无米粱补充大明粮库。”

大明开疆至今有河套平原靖安布政司,在徐有贞的三百里景泰安民渠的治理下,河套平原已经成为了塞上明珠,其粮食产量完全满足了三边驻军所需;

有琉球,在大明开海大势之下,琉球这个万国海梁作为极为重要的周转站,正在发挥着他不可估量的价值;

而鸡笼、交趾更是大明造船业的原料供应之地,还有两地的米粱供应,保证大明在小农经济蜕变的过程中,不发生大规模的粮荒。

相比较之下,西域只有不断的投资,投资再投资,而且看不到收回投资的发力点,毫无疑问,沈翼说得对,西域对眼下的大明的确是负担。

“丝绸之路,深受极西的影响,一旦极西之地,发生了动乱,商路不通,丝绸之路更是无从谈起。”朱祁钰又补充了一个论据,佐证了沈翼的论点。

“陛下英明。”沈翼松了口气,陛下把他刚才不敢说,没有说的话,全说出来了。

沈翼喊这声英明,不是陛下赞同了自己的反对观点,而是盛赞陛下重开西域,不是一时起兴,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

对于大明这艘巨轮而言,一个慎重的船长,是所有船员的幸事,沈翼为此感到庆幸。

朱祁钰颇为肯定的说道:“可能百年经营方有起色,西域最值钱的是,土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无长策必有灾殃。

这广阔的土地,就是最大的财富。

疆域越大,纵深也就越大,土地出产就越丰富。

“臣没什么异议了。”沈翼沉思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不反对,不反对不是赞同,不反对是保留意见,是陛下的决定他会高度配合。

根据沈翼的经验而言,陛下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即便是不赚,也不会亏太多才是。

兵部尚书江渊也开口说道:“臣以为不可,大唐长征健儿至西域尚需九千九百里,而大明京师在北京,不在长安,至西域何止万里之遥?后勤补给、辎重不济。”m.baiyca

“天象有变,西域苦寒多广,长途跋涉,远迈万里征程,胡虏杂居无教化之风,既无天时,也无地利,更无人和,何必强求?”

江渊不懂西域,但是天时地利人和皆无的地方,大明重开西域可不就是强求吗?

江渊和沈翼的态度是一样的,军事羁縻便是,哪怕是设立几个都司,给陛下的功业添砖加瓦,也未尝不可。

可是西域行都司的设立,那可不是一件小事,那是需要建立军屯卫所去真正统治治理,换句话说,就是将西域真正纳入四方之地,而非之前朝臣们所估计的那般六合之地。

朱祁钰看着江渊也是极为认可的说道:“江尚书所言极是,所以朕才坐着那跟龟爬一样缓慢的蒸汽马车,回到了讲武堂。”

“蒸汽机现在一岁了,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婴儿如何,但是它成长之后,江尚书所言的天时地利人和,便慢慢都会有了。”

“诸位都说说,你们的真实想法,咱们今天这是提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最新章节第八百零五章 金戈铁马的马,原来真的是铁马,网址:https://www.6s6s.net/24044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