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工程(2/4)

作品:《大明世祖

政使。

内阁给他的评语是精力充沛,能进西学,重商爱农。

显然,他是一个思想活跃,且不拘泥书本的官员。

另一人,则是浙江杭州人,名唤金堡,崇祯十三年(1640年)年考取进士,授临清知县,后被刘泽清逼走。

清军攻下杭州,掳走潞王后,金堡偕原都督同知姚志卓起兵抗清,势孤而败。

后来,绍武朝廷立,由于他不屈抗争的行动,名声不错,拔授泉州知府,后又升之为福建按察副使。

因为其节气不屈,又领兵作战过,还在福建多年任官,对于西夷、台湾之事熟悉,去往吕宋正合适,不用担心出什么毛病。

更关键的是,他年纪不过四十三,年轻力壮,正好合适。

对于此人的经历,朱谊汐是满意的。

当年在南京登基,在任用前朝旧人的时候,朝廷并没有一股脑的任用,而是择优而选。

而第一个排除的,自然是曾经在北京城投靠李自成和满清的朝廷命官。

而优先录用的则是那些领兵作战,不屈不挠,且心向朝廷的贞洁之士。

能力有没有且放在一边,节气是最重要的。

谁能够否认洪承畴的能力?

但他就是变节了。

所以,金堡此人无论是资历,能力,亦或者身体状况,为官经历,都让皇帝感到满意。

“就任他为吕宋总督吧!”

朱谊汐将第三份票拟拿起,开口说道。

一旁伺候的田福忙不迭地起笔批阅。

至于孙林,他才不过二十五六岁,担任南海水师总兵就已经是震惊官场了,如果在提拔为总督,绝对能够让朝廷乱套。

他可不敢像乾隆一样,在福康安20岁的时候就任命为军机大臣。

宠臣的提拔,也不能这样乱来,这不是树立君臣隔阂吗?

朱红一批,内阁没有异议,立马草拟旨意,下发吏部执行,给事中确定。

流程走完,就快马加急,去往了天津。

要是在往日,这样的圣旨,从运河往南直抵浙江,然后再发往福建,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就达不到。

但是如今却从天津坐船,乘坐海船直接顺流而下,半个月左右就能抵达福州。

而此时,担任福建按察使的金堡,却乘船,抵达了台湾府。

按察使又称“臬台”,该官职负责一个省的司法、刑狱等事务,为正三品官阶。

按察使不止掌管司法,还负责管理该省的“邮驿”事务,需保证中央下达至地方的信息不出差错。

在一方面来说,按察使侧重于司法、油驿,按察使相当于现如今的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长。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另外,除了对民,对官依旧有监督权,凡有贪枉不法之举的官员,按察使就有责任将其纠检揭发,上报朝廷。

而朝廷规定的关于地方官员三年一次的考核工作,也是由按察使参与完成的。

在按察副使下又设佥事,副使与佥事平时分道巡察地方,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

不过,金堡此次亲自来到台湾府,实在是不得不为尔。

台湾的夏税比江南更早,五月底,六月初就缴纳完毕,但却震惊了整个福州,福建省。

原来,台湾府度过了三年免税期后,开始执行两年半税,这是朝廷的规矩,但就是这个半税,却让福建省上下瞠目结舌。

夏税二十七万银圆——

也就是说,台湾府上下一年约有百万块银圆的税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祖 最新章节第十九章工程,网址:https://www.6s6s.net/24408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