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做个游戏(加更4700字)(2/5)

作品:《旧日音乐家

调性之间的远近关系分门别类讨论,从平行调和同主音调的转调,到相差一个调号的近关系转调,从相差两个调号的次近关系转调,到相差三个调号以上的远关系转调,还有模进转调或意外转调...每种情形他都有完整的手法过程展示,并举出了与之相符的大师作品桉例。

最后,范宁还奉上了三个转调技法中常用的“杀器”。

交替大小调的降6级三和弦(tsvi)、那不勒斯或拿波里和弦(/b)、属七和减七的等音转调和弦...

很多人到这里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好多好多大师桉例中被认为是绝妙转调的片段,都可以按照这些手法进行模彷。

他竟然能将其总结归纳到如此高度!

而且每讲一个技法时,都将其掰开揉碎,还原自己拆解的过程,相应作品的应用桉例也是信手拈来,足以见其涉猎之广。

这些堪称无价的技巧,就在这一方礼堂内,被范宁源源不断地康慨倒出,纯粹看听众能收获多少!

没听成课的人,损失无法估量。

最后这门范宁讲授的第一门课程,以和声功能圈的总结、和作品调性布局的基本原则结束。

掌声一直到范宁提着公文包离场时,都没有减弱的迹象。

也无人起身,所有人都在原地整理笔记,消化收获。

再次投入到忙碌的乐团筹备工作的范宁,过了相当一段时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堂世界首次的和声学授课,造成的反响是多么快速,又是多么深远。

学生们带着笔记的那些讲义,如山洪暴发般地扩散了出去。

范宁的讲义内容其实很简单。

由于这个世界没有投屏,板书乐谱的效率又太低,他提前按照知识点的分布,汇总了200多例大师作品片段,做了两级编号后让学校印刷并配发给了选课的同学。

这样分析到某一例时,直接说“请看多少条第几小节”,台上台下就能互相对上了。

除谱例之外上面没有任何的东西,一个字都没有,所以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版权着作。

但听课的人都将范宁的讲授内容,尽可能地填充到了每一寸空白处,从范宁对“当我们谈论作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四门课程导言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转调技法、和声功能圈和调性布局原则。

那些记录得相对完整、相对更有条理的讲义,被大量的学习者借去复印,一传十,十传百...

如果说范宁此前的演出或创作活动,影响的是偏实践或市场化的、活跃在舞台上的作曲家或演奏家...

那么这一次他对传统《作曲学》的革新思想,以及第一门《和声学导论》的问世,则在教育界、学术界、音乐界甚至是更广泛的艺术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在这个存在神秘,人们过于依赖灵性的世界,“多以灵感驱动”和“理论粗放滞后”可不仅仅是音乐领域的通病。

而现在很多人开始了反思。

包括艺术理论学者或教育家,包括需对“艺术事业繁荣度”负责的当局,还有那些渴望更进一步的艺术家们。

或许是巧合,就在为期三天的和声学课程结束的次日,另一件同样引起各国音乐界关注,尤其是让乐迷异常兴奋的事情也宣布了:

范宁的第二张唱片,正式发行开售。

是的,在他第一张夏季音乐节唱片获得首批销售4450份、累计销售5150份的三星带花评价之后。

间隔之短、效率之快令人咂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日音乐家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章 做个游戏(加更4700字),网址:https://www.6s6s.net/27621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