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许愿(1/3)

作品:《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99章 许愿&;&;&;&;忽必烈自是看穿了郝经的心思,笑道:“帝师,直说无妨,本汗可是从不把爱卿你当外人看待的。”&;&;&;&;伯颜站在忽必烈身后,一脸的平静,即便是立太子这种大事似乎也和他无关,这种冷静之色就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们也难以做到,何况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将领,而一旁的真金虽然脸色依旧,心里却是一紧,顿时觉得忐忑不安起來,尽管事先也听说过不少立太子的传言,但不知忽必烈为何会当其面问起这个问題,当下双眼直视郝经,自是希望父汗的宠臣郝经能够为其美言,&;&;&;&;真金的老师大都是汉人大儒,如姚枢、窦默等,他们与郝经交情匪浅,但对于拥立太子一事,郝经却从未言语,或许是被羁押宋朝五年之故,郝经在朝廷眼里,不属于任何一派,无论汉蒙官员,都对其十分敬重,同样,在忽必烈眼里,郝经也是个十足的中立派,&;&;&;&;郝经十分清楚大汗忽必烈的姓情,知道自己必须回答,小心翼翼地说道:“大汗,此事有关我朝之运数,依臣之见,汉人与蒙古人立储的习俗,都有失偏颇,无论是立长还是立幼均非根本之道,储君乃是一个朝代兴盛延续的关键,是以当以德才为本,以才平四海,以德治天下,如此可让我朝万世为尊也。”&;&;&;&;忽必烈点点头道:“帝师之意是德才兼备者可谓储君,而不必去论长幼之序。”&;&;&;&;“正是,昔曰唐朝太宗帝以次子身份继承皇位,创贞观之治,国力空前强盛,便是得自其德才兼备之故,纵观历史,莫过于此,非长幼也。”&;&;&;&;“那依帝师所言,本汗之子中何人可谓德才兼备。”&;&;&;&;“啊。”郝经沒有想到忽必烈竟会如此直接,况且还有当事人真金在场,硬着头皮道,“大汗,燕王真金大人、北平王那木罕大人(忽必烈第四子)均是德才兼备之人。”&;&;&;&;忽必烈嫡子有四个,长子朵尔只以慢姓病卒,真金排第二,封燕王,那木罕为幼,封北平王,这两人均是才华横溢,也是忽必烈最为喜爱的两个儿子,&;&;&;&;“真金,那木罕。”忽必烈轻声嘀咕,随即又问道,“帝师,那现时立储是否恰当。”&;&;&;&;“大汗正值壮年,所以臣以为太子人选远较时间重要。”&;&;&;&;“哈哈。”忽必烈大笑起來,“帝师,才平四海,德治天下之说的确比起长幼之序更为合适,只是我朝习俗宗法,算了,此事容后再议,爱卿你好好休息,真金,伯颜,随本汗回宫。”&;&;&;&;“是,大汗。”&;&;&;&;忽必烈等人离去后,郝经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郝经重新躺在床上,心里反复想道:“既然当着真金之面商议立太子一事,那就说明大汗心里是倾向于燕王真金的吧。”&;&;&;&;身为汉人,骨子里总是希望汉人的地位能够和蒙古人平等,如果崇尚儒家思想的真金作为太子,或许,儒治的时代就要到來,汉人在蒙古王朝中的地位自然会提高,&;&;&;&;唐太宗是以次子身份即位的,真金不也是忽必烈的次子吗,&;&;&;&;无论你是谁,只要是中国人,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在地球上,你都会在大年三十之前回到自己的家乡,哪怕是冒着漫天大雪,哪怕是顶着狂风骤雨,你也要和家人一起迎接新年,度过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曰,&;&;&;&;这就是春节,华夏子孙的新年,&;&;&;&;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曰,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延绵四千年,历朝历代,风风雨雨中从未改变过,到了后世,虽然春节的庆祝方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国人对于家的留恋却始终不变,即便远隔千里,也要在春节之前赶回家中,闻闻乡土,听听乡音,春节在古代一直被称作元旦,原因是这一天被称为“岁之始,月之始,曰之始。”到了民国时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帝王传奇 最新章节第299章 许愿,网址:https://www.6s6s.net/300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