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4/5)

作品:《出水芙蓉

。这是人间真情最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个时刻是人间最珍贵的时刻!肖嘴村的龚太平挤在暗淡的路灯下,看到司机台里坐着那高个儿,一个他熟悉的一起战斗了多个日夜的上士排长,忙情不自禁地扒上去和他握手,嘿嘿地说:“高个子,到部队后一定给我来信呀!”一个月后,这个高个子还真的寄来了信。不仅仅是信,还有凝聚着子弟兵的一片爱心的1800块钱,让这个连阎王都不怕的铁汉子落泪了。此时,人们见龚太平能如此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也纷纷挤到车后箱,颠起脚去和解放军亲人握手告别,释放被抑制的激情。此时,老江河派出所的干警们,怕影响部队的行程和发生安全事故,只好上前劝阻,维护秩序,并提醒群众注意纪律。车队好不容易驶出镇口,人群一直尾随送别。

子弟兵们奉命撤离都要经过县城城关离去。县城内上十万群众也是半夜就等候在这灯火通明的大街两旁。在大县师范学校内驻扎着抗洪部门的指挥所,县委书记郭道武,县长赵清华早早地驱车来到这里。他们没有惊动部队的宿营,也没有去打扰部队临行前的整装待发。他们和数万群众样默默地等待着。当子弟兵上车时,郭道武、赵清华等大县领导才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赠上“伏虎降龙抗妄魔,中流砥柱振军威”的锦旗,子弟兵们措手不及地接过鲜红的锦旗,情不自禁地齐声唱起了“子弟兵和老百姓”之歌。部队首长,8680部队的政委龚谷成上将上前来和郭道武、赵清华握手致敬,双方又不约而同的激情拥抱,久久难分。部队感谢大县对指战员生活的关心,送鱼送肉送蔬菜,洗衣洗被送深情;地方也感谢子弟兵们奋不顾身堵险口,坚强筑石保大堤。一辆辆军车缓缓驶过县城,街道两旁欢腾的群众、学生,手执小彩旗,敲锣打鼓,欢送亲人解放军。子弟兵们唱着军歌,群众高呼“向解放军学习致敬”的口号,连这个禁鞭十多年的县城,群众自发地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鞭炮燃放。县文明办不仅不加制止,也加入到燃放鞭炮的行列。一阵阵“噼啪”“轰鸣”声,划破县城的黎明,带着大县人民对子弟兵感激不尽的深情厚意,已划破了这个古朴沉睡的农业大县的憧憬,冲向云宵,呈现出娇艳的天空!留下大县历史永恒的纪念。人群还有人吟诗相送:长街夹道送亲人,似海鲜花扬激情;身肉筑堤功勋显,丰碑巍立更古城。

抗洪刚刚结束,人们的惊魂还未定,市委根据省委的指示,要进行县级领导干部任职异地交流,决定将大县县长调到监利县去任县长。赵清华觉得都同样是一个县,同样当县长,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再说到一个新地方,一切从头阅。他对找他谈话的市领导要求说:“能不能就在大县工作,我已经熟悉和习惯了这里的工作。”市领导严肃地批评说:“县长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要服从组织的决定。”赵清华央求说:“市委总得以有利于工作出发吧。”市领导说:“你考虑两天再作答复。否则,就地另行安排。”赵清华背了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萎靡不振。他老婆只好劝他说:“人挪活,树挪死,说不定这次你换了新环境,升迁的机会还快些。”他听了老婆“胳膊拧不过大腿,个人怎么能拗过组织呢”的衷言,便去监利上任了。然而,大县县长一席无人来坐,市委物色了几名,都觉得不很满意。那几个对象也不胜抬举,还借故说:“本人工作能力弱,不能胜任。”其实,他们是不愿到一个没有前途,还要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农业大县去当什么县长的。调不进外地人来大县,县政府不可一日无主,市委只得打破不能由本地人担任的禁令,竭力向省委举荐张道然,称赞他在抗洪中如何如何有领导指挥才能,也是对地方干实事的干部是个无形的极大鼓励,最终公布了大县籍人张道然任大县人民政府的代县长。已经时值四十五岁,两鬓头发显花的张道然,本想在副书记的位子上干两年后便主动退下来的,万万没有奢望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水芙蓉 最新章节第三十六章,网址:https://www.6s6s.net/306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