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行路难(八)(2/3)

作品:《铁血强宋

,辅佐自己成就此凡间帝王功业?一边想着,赵佶一边沉吟点头:“太师处心积虑,为国操劳,朕实深得,来人,传翰林承旨拟旨,增太师实封三百户,增荫两孙辈入太学,若是太师孙辈早有恩荫,就在族人中拣两人承荫,太师,朕是要留你在京师终老的,万望太师再莫说什么乞骸骨的话语,你我君臣相得始终,是要留待后世一段佳话的。这点小小封赠,太师领政事堂,就给朕一点体面,莫要封还了罢。”

他如此吩咐,旁边侍候的小黄门忙不迭的上前领旨,默记赵佶所言,出外就去召承旨前来拟旨,蔡京此刻,也颤巍巍的起身行礼谢恩,感诵道:“圣人天恩,老臣如何克当?只有尽心竭力,为国朝操持财计之事,才能聊报一二,臣所请两策,圣人可是俯准?”

赵佶咳嗽一声,负手踱了几步:“第一策,朕自然是没什么的,不过禁中还有太后在,这奉养不能俭省了,着内诸省商议,确保奉养之资几何,再与卿议罢。”

“至于第二策!”他吸口气,避开蔡京目光,随手摆弄几案上的器物,缓缓摇头道:“杨某人小臣也,虽有大功,但国朝用人,自有定制,三司如此要害之处,岂能轻去?国朝财计之事,也不是他现在就能轻易挑起的,不过既然太师力荐,朕便用些心力,好好察用磨砺此人一番,看他当不当得起将来大任,杨某人以军功立身,国朝制度,还是入西府恰当一些,看给他寻一个什么名义差遣,好好考察一番才去,若是他真有这番格局本事,朕再将他交到太师这里,以为辅翼,如此处断,太师以为如何?”

此刻赵佶所说,就已经是定论了,无论蔡京和梁师成再怎样进言,都无法动摇赵佶此刻的决断了。蔡京心中暗笑,西府是他的手绝对伸不进去的,将杨凌留置枢密西府,自然就是赵佶准备亲手掌握了。

如果杨凌真有这般生财本事。也是赵佶手里的财源,不过蔡京此来,本来就没有真将杨凌拉入三司的意思,两人现在共同大敌算是梁师成一人,分开两下。倒还好说话一些,只要杨凌起来,他和梁师成之间绝没可能有所调和的。

只有继续争斗下去,梁师成就再无法如前一般只是压制提防他一人了,老公相自然权势大张。至于将来如何,自己还不知道有几年日子,只要仍然把持重权直到终老,将来眼睛闭上,关他们那么多干系作甚?

杨凌能够立身,这次也要承自己情分。将来万一他地位日高,对蔡家自然也有一番承情照应,如此这般,也就够了,自己将来,就笑看杨某人和梁师成之间的争斗罢,梁某人在如此地位,还奈何不得杨某人,将来还怕不灰头土脸?得罪了老夫,岂能这般轻易就算了?

火候看得如此之准。今日御前这篇文章做得如此之稳,除了杨凌之外,就是蔡京自己得到的好处最多,憋屈了几年的老公相。此刻差点忍不住就将喜色挂在了脸上!另一头,梁师成却默默无言,只是在那里恭谨侍立,嘴闭得紧紧的,腮骨因为用力都凸了出来。

此次是不成了,就看将来罢!赵佶说完。就望向蔡京:“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收敛心神,恭谨回答:“圣明无过官家!老臣还有什么说的,但愿杨某人不负官家青睐,真的有所回报圣人与国朝还好,若是辜负了官家这一番苦心,就是老臣这里,也容不得他!”

赵佶一笑,摆摆手道:“今日不是常朝,到议论国事了这么久,一个小臣,倒惊动了如许人。且回去各自安置罢。”

既然要用杨凌,要将他笼络为自家孤臣,明日给他这个体面,去军营就是必然的了,梁师成不必去,去了反而是伤他体面,赵佶还想着日后赏赐他点什么稍稍抚慰这个宠臣之心呢,至于蔡京,更不必凑这个热闹,以后还得百般提防杨凌和他往来!

但愿这个杨凌,不要负朕这番苦心!话说到如此,蔡京和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血强宋 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八章 行路难(八),网址:https://www.6s6s.net/3099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