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2/3)

作品:《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但他骑在战马上,身如渊渟岳峙,给人一种稳住之感。

仿佛只要有他在,这片领地便如泰山一般稳固。

卢云连忙收起所有的嚣张和跋扈,礼貌道:“下官参见吴帅。”

他比吴玠的段位低,却也不属于一个体系,不过吴玠的气场太过强大,又是镇疆大将,卢云自然不自然就恭敬地行礼了。

吴玠疑惑道:“卢指挥使,这是?”

他一开口,明明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晰。

在风中,他的声音有极强的穿透力。

即便现在已经四十六,但吴玠依然气息洪如大钟。

卢云便将所有记录在案的手册呈递给吴玠,吴玠翻看了一遍,眉头紧紧锁起来。

接到调兵函,吴玠便知道陇右有变,所以十万火急赶回来,没想到如此之快,若是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数日之后,东京的赵桓收到密报:顺义郡王与各部首领密谋谋反,被当场抓获,正押往京师途中。

青唐、湟州两座陇右重镇皆已有重兵把守。

这一日,翰林学士石洵来延福宫。

“陛下,青唐与湟州已各有小学和中学五所,共能容纳学生一万人,能够满足青唐和湟州所需。”

“只是,许多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

“为何?”

“因为他们认为,在家里种地和去草地牧羊,比去读书,更有用。”

赵桓心中了然,人的行为都是根据自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来发展。

读书确实好,但读书是长期投资,回报在将来。

许多人家里吃饭困难,是不会考虑长期投资的。

而且陇右因为地处边境,高原地带,要发展工业其实很难。

那里的就业环境非常原始,条件最好的青唐城土地肥美,适合农业。

人们自然会思考,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种田需要读书吗?

显然不需要,他们种田只要有好的体力就可以了。

放羊呢?

也不需要,小孩子都能放羊。

做官?

吐蕃人不会认为朝廷会让吐蕃人做官。

朝廷的确推出了六年义务教育的法规,三年小学、三年中学,是必须上的,有违反者,当判刑入狱。

但这只是法规,大宋那么大,近两亿人口,不守法的多了去了。

难道皇帝还要从最底层开始抓?

这显然不现实。

又或者派人强迫去执行?

“石卿有何妙策?”

“回陛下,第一、强迫执行;第二、吐蕃对茶叶需求非常大,目前民间商社远不能满足吐蕃对茶的需求,朝廷可在青唐、湟州设立茶司,茶司差办,可从吐蕃人读过中学的人中选择录取。”

“现在可有中学卒业的?”

“陛下,目前那里都有读过中学的,不过人数极少,大多数还是汉人,但只要有人便可。”

“好!如此便去办。”

“是!”

“对了,歌剧院、书坊、马球场等游玩设施,要全部配套齐全。”

“遵命!”

“还有佛教,在吐蕃大力扶持佛教,选择一个愿意听从我们的,朕册封他为喇嘛。”

石洵有些疑惑:“陛下,臣愚钝,何为喇嘛?”

喇嘛是清朝册封的,在吐蕃语中是大师的意思,这个年代的人自然是不知道有这么个称号。

但吐蕃人会明白的。

“喇嘛在吐蕃语中是大师的意思,就如同大相国寺的智清长老。”

“陛下学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网址:https://www.6s6s.net/3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