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出奇谋(1/3)

作品:《太平血

西殿太平军在武昌逗留了数日进行休整扩军,面对即将开始的攻略南京之役,萧云贵相信就算不用扩军,以现下西殿太平军的实力也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攻克。但他和左宗棠商议之后,还是决定继续扩军,原因无他,武昌沿江东下有黄州、田家镇、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放弃这些重镇只单独占领南京是极为危险之事。

深谙江南地理的左宗棠与历史上不熟悉大江地理的洪杨不同,安庆地理位置险要,是扼守江,屏障江宁的重要军事据点。如将日后太平天国沿江的势力比着一条蛇,安庆就是蛇的七寸。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一眼看出安庆的重要性,拼着天下财赋占其半的江浙不要,也要夺取安庆,可惜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初下江南,不明地理,在攻下安庆疯狂扩军后,携带百万饷银和七十万部众弃城而走。

萧云贵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打一开始他就没有纠结什么分兵有害,太平军始终是要夺取全国政权的,分兵只是迟早之时,趁眼下清军无力组织起有效兵力反扑,太平军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分兵和攻略,把沿江的城市一座座的巩固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战略活动空间,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被压缩在南京一城,而后又被迫发动北伐和西征。

武汉三镇萧云贵留下李以、陈玉成两人领一万西殿老兵为骨干,三镇新招募的两万新兵为辅,一共三万人镇守此处。这西殿一万老兵中,其实真正的广西老兵不过千人,其余都是湖南的新兵,只不过他们经历了湘潭、衡州、益阳、岳州、武昌数次大战之后,已经是合格的太平军老兵了,以他们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李以部太平军实力绝对比追击的清军要强。

除此以外,萧云贵还留下水营罗大纲部将陆顺德领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为辅,火器、火炮也给李以留下不少。而且太平军在武昌实行的仁政,让武昌百姓更加拥护太平军,同时武汉三镇又有宝庆商会和贵云商会的鼎力支持,萧云贵相信除非清军集中十万水陆大军来攻,否则休想攻下武昌。

而清军这边却是极为凄惨,向荣在衡州大败逃得性命后,做了一次直下直上升降,第一天朝廷旨意到来,革职流放新疆,老向收拾好行装准备到新疆种田。没想到第二天旨意又到,降职留用军前,老向又放下行装留下。没过几天旨意又到,升任钦差大臣,接过徐广缙的差使,继续剿灭太平军。

接手徐广缙留下的烂摊子,饶是老奸巨猾的向荣也是一筹莫展,醴陵方面,江忠源、张国梁还在石达开、赖汉英的攻势下苦苦支撑。西渡湘江的张亮基、胡林翼、彭玉麟部倒是包围了韦昌辉镇守的益阳,但指挥北殿太平军镇守益阳的是北殿国宗韦俊,此人乃是以善守出名的大将,张亮基手下虽然不乏名将老兵,但面对韦俊铁桶般的守险防御也是进展不大,双方还在益阳外围反复争夺险要之地,而太平军又有数百艘战船支援,清军根本无法彻底围死益阳,只能迟滞了北殿太平军向常德发起攻势的行动。

向荣也明白,要是沙的洪杨向益阳或是醴陵增派援军的话,这两处都将面临着败退的局面。相比湖南的烂摊子,更让向荣头大的是攻下武昌的西殿太平军,这支庞大的人马随时会沿江东下,沿江各处城池有多少兵向荣是清楚的,根本就不是号称三十万之众的西殿太平军对手,而咸丰的旨意又是要向荣亲领兵马堵截兜剿武昌太平军。

向荣到任后,和徐广缙交割了军政之务,徐广缙像是老了一大截一般,老头这次到新疆种田,年老体迈的老徐,说不好就不能再回来了,向荣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徐广缙颤颤巍巍拉着向荣的手说道:“欣然,此去新疆,老朽恐不能归返,这把老骨头也算是为朝廷尽忠了。但欣然你不一样,初掌军政之大权,正是大展拳脚之时。不过老朽痴你几岁,听老朽一言,毛贼与寻常贼寇不同,他们建号立制,统御森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平血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出奇谋,网址:https://www.6s6s.net/359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