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各有苦恼(2/3)

作品:《太平血

请天王和东王移驾南京,定都建号,以为天国根本,何况是我们这里?”

说到这里诸将都不再言语,李以又道:“西王信中也说了,但有湖北新兵故土难离者,可留下为守军,一并编入沙大队中去,一样的还是咱们的太平圣兵,一样的还是咱们的兄弟。西王谕令已下,大家就开始准备吧,但有想留下的将士,可编成一军,由郜云官和汪安钧统帅镇守,等候交割,其余兵马随本将先行东进。”

萧云贵除了给李以谕令之外,还写了一封密信给他,原因无他,就是李以手下的郜云官和汪安钧两人。这两个人便是日后在苏州杀了慕王谭绍光投降李鸿章的纳王郜永宽和康王汪安钧,当初李以奏报请封二人为军帅时,萧云贵本不想任用二人,但想到此刻二人还年青,也没有做出什么背叛之事,又怕伤了李以的和气,所以当作没事一般的准了。此刻要弃守武昌,这两人最好就留下给沙大队,再跟着西殿作战,萧云贵就怕哪天这两人脑后反骨发作,把自己干掉献城就麻烦了,所以这种定时炸弹还是提早踢出去为好。

所以萧云贵密信给李以,点名要这两人带同守军留下,李以向来对西王的话是遵行不贰的,便说出口来,没想到郜云官和汪安钧两人并未反对,只是互望了一眼,一齐起身领命。见二将没有跟随自己东进的意思,李以还颇有些失望,但见二将不愿东进,只得作罢。

过了三日,武昌太平军做好了准备,两万湖北新兵之中有一万余人不愿东进而留守武昌,其余两万人马和数千名水营兵卒拔营顺江东进。东进之时,李以留给武昌守军半年的粮草和若干火器、红药,足够他们镇守之用,其余物资悉数带走。就连宝庆商号和贵云商号两家商号的总号也跟着一道搬迁,何元伦、朱昌琳和魏鹤林也得到了萧云贵的信函,让他们东进南京,萧云贵打算将两家商号的总号始终设在自己的地盘之上,其余地方留下分号便可。于是武昌太平军提前开始了大搬迁,浩浩荡荡的沿江而下。

旬月之前,清军张国梁部万余兵马从醴陵开赴武昌后,本拟太平军会像从前那样,打下一处舍弃一处,却没想到这次太平军没有舍弃沿江重镇。张国梁兵至武昌后,攻打了数次,均被李以击败,折兵两千有余,却连武昌城的城墙都没摸到。

这天张国梁闻报,说武昌城内的毛浩浩荡荡东进而去,又挥兵攻打了一次武昌,还是没能占到便宜。随后向荣的信使赶到,张国梁才明白,毛贼这是调集部分兵力东进,打算在东面开始新的攻势。向荣得知沿江太平军占据的城池都有调兵的迹象,他便率领兵马赶到南京外围屯驻,但太平军早就已经占据城外险要地形,向荣根本无法像历史上那样在南京孝陵卫设立江南大营,只得退到牛首山驻防。

面对咸丰迪旨要他收复南京的旨意,向荣苦不堪言,如今毛能消停下来,不发动攻势已经是阿弥陀佛了,向荣可不打算去倒捋虎须,他知道眼前这支太平军正是在湘江打得自己差点没命的太平军西王部兵马。于是他号令张国梁、李孟群等部清军舍弃攻打沿江重镇的策略,向南京外围靠拢,向荣这老狐狸预感太平军这次向东面集结兵马定会有大动作。

果然,这天传来消息,镇江和瓜洲失陷,句容、溧水、扬州暴露在太平军兵锋之下。扬州也还罢了,那是老儿琦善的防区,但句容、溧水就大意不得,由于芜湖还在太平军手中,若是这两处有失,向荣部囤驻的牛首山便会陷入死地,他这两万清军有被全歼的危险。

所以向荣没等张国梁、李孟群等部清军到来,当即退守溧水、句容,算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堵在西殿进兵苏杭、上海的道路上。但令向荣没有想到的是,萧云贵早就对向荣这个跟屁虫看不顺眼了,他挡在进兵道路上更好,顺道予以歼灭,彻底解除这个烦人的苍蝇,于是乎太平军和清军紧锣密鼓的在江南调兵遣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平血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 各有苦恼,网址:https://www.6s6s.net/359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