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情世故(1/3)

作品:《太平血

大帐内萧云贵听了侯裕田的话后轻轻咦了一声,张国梁以下被俘清军将官的名单早有左宗棠呈报给他,冯子材的大名赫然在列,萧云贵是早就知道的。

西殿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向来就是官兵区别对待的政策,一般把总以上的清将多是斩首示众。原因很简单,这些清军将官多是对满清忠心耿耿之辈,而且他们很多人手上也都沾满了太平军民百姓的鲜血,许多纵兵为祸、烧杀抢掠的事就是这些人干出来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再者这些人手下拉拢了一批兵痞死忠在清军中控制兵马,不除去他们,被俘的清兵很多人都不敢加入太平军,转化俘虏上会存在困难,只有杀了他们,才能把清军被俘的兵卒转化过来,成为太平军的补充兵源。

最后就是为了平息太平军中的愤恨,两军厮杀前,其实大家只是各为其主,说有多大仇恨还谈不上,但随着战事推移,厮杀惨烈之后,越杀越有恨,仇恨就这样在兵卒之间传染开来,历史上经常有破城之后,胜利者屠城的例子,当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普通士卒要泄愤,主帅需要让士兵的仇恨得到宣泄,否则他的兵也会不好带。

苏州一战太平军死伤甚重,但入城后还要救助城内的百姓,很多太平军兵将都憋着一股邪气,当日抓住张国梁后,众将就吵嚷着要把张国梁一群清军兵将全都杀光泄恨,张国梁等首恶更是要当众点天灯,以示惩罚。

但当时萧云贵还是暂时把这些人压了下来,一来西殿要忙于解决苏州瘟疫的事,无暇搞什么大屠杀。二来萧云贵就是看到将官名册里像冯子材这样的人也有,起了招揽之心,所以只说将来要献俘天京,把张国梁等人押赴天京明正典刑,众将才安稳下来。但这个时候侯裕田跑出来求萧云贵放了虎坤元和冯子材两人,的确让萧云贵有些为难,原本还以为对侯裕田有恩的是普通兵卒,但没想到是这两人。

虎坤元乃是四川成都人,字子厚,原本是向荣手下将领。父虎嵩林。也是清军大将。咸丰初年,虎坤元就以湖南游击调广西剿匪,从向荣战紫荆山,攻永安,解桂林围并有功。官至守备,后随张国梁堵截太平军。在苏州被俘。

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祖籍博白,生于钦州沙尾村,也是客家人。早年冯子材也是天地会的成员。咸丰元年,树旗反清的广东天地会领袖刘八率部众万余人进攻博白,冯子材趁机投奔这支队伍。随后刘八进攻博白失败。冯子材拉出部众千人,投降知县游龄,并被改编为常胜勇营,积极参加镇压粤桂边界的起义军。积军功擢升至千总。后随向荣围剿太平军起义,一路尾追到江南,官至游击。

两人的经历洪韵儿也和萧云贵说过,虎坤元后来是死于太平军手中,冯子材却成了抗法英雄。不论冯子材后面成就多高,现在他们和太平军是死对头,就算冯子材想要归降,但太平军中有不少原天地会的会众,那些人只怕也不会答应一个叛徒加入太平军的吧。所以萧云贵一直犹豫不决,没有杀张国梁等人,也没有放了他们。

见萧云贵沉吟不语,侯裕田跪下恳求道:“西王殿下,属下知道虎、冯二人所犯之罪甚大,但属下从前身受两人恩惠,又不能见死不救,属下愿意以命偿命,只求西王放了他们两人。”

萧云贵大怒,嚯的一声站起身来指着侯裕田怒斥道:“侯裕田你糊涂!他二人所犯之罪乃是对抗天兵,杀害我天国兵卒,乃是公事!他二人从前对你有恩,乃是私情!岂可徇私而费公?!还有你在道州被俘之时,我萧朝贵对你就没有活命之恩了么?!你拿命去给虎坤元、冯子材还恩,拿什么还我萧朝贵的恩?!帐外跟你一起出身入死的的兄弟之恩,你又用什么来还?!嗯?!”

萧云贵怒气勃发之后,声如震雷,把侯裕田吓得面如土色,拜倒在地上不敢抬头,萧云贵蹲下身接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平血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情世故,网址:https://www.6s6s.net/359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