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大捷之后(2/3)

作品:《太平血

小的城墙,陈玉成直接命炮队依样画葫芦,集中火炮轰城。三日后广德矮小破旧的土城墙被轰塌大段,太平军炮队却继续轰击缺口,使清军不能组织兵力堵缺口。夜间陈玉成率部突进城内,战至天明时分才清剿完城内清军。

是役广德清军守将江西南赣镇总兵刘佑、同治艾延辉、县丞兴福、副将松安,参将戴渊以下四千余清军被歼灭,两千余人投降。而太平军仅伤亡一千余人,多数是入城后清军拼死抵抗,在巷战中伤亡的。但此役太平军的伤亡还是远远小于清军,却是得益于火炮的运用。经过这次集中使用火炮的尝试,太平军开始考虑炮步协同的问题了。

相比广德之役,扬州之战就打得艰苦得多。扬州的江北大营虽破,但胜保等部清军退而固守扬州,扬州盐商又捐饷又组织团练,另有漕运漕丁万余人助阵,清军在扬州一共汇集了近四万余人镇守。

由于太平军断了漕运,靠漕运吃饭的数万漕丁聚在扬州,听闻毛要来,这些漕丁群情汹涌,都要助官军剿贼,最后胜保选了万余精悍者随军。这些漕丁虽说群情汹涌,但随军之后,也是要粮要饷的,没粮饷胜保也差不动这些从漕运中吃拿惯了的大爷们。最后还是扬州的盐商们捐了一大笔银子,才算是把漕勇的粮饷凑齐了。

罗大纲部三万余人从瓜州北上后,林凤祥引一万余兵马并三千枝洋枪、百余门大炮到达镇江,水师连夜抢运兵马火炮过江,花了五天时间才全部将兵马渡完。随后林凤祥坐守镇江调度,罗大纲引兵攻打扬州。

罗大纲却犯了个错误,他没有像陈玉成那样集中使用火炮,而是兵分四路出击,分进合击扬州。

起初太平军渡江,借着旧例岁首日清军防备松懈,一举突破江北大营北部老营,随后清军各部积极来援,清军退守扬州外围营垒。胜保经历上次自己上任之初的大败后,很是整饬了一番军规军纪,也知道对面的毛经常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动突袭,因此也到没有一溃千里,清军固守扬州外围各处营垒接战。

突袭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太平军陷入和清军争夺扬州外围营垒的战斗中。由于扬州之地属于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其上河道塘湾又多,加之出兵之时又遇上扬州下了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造成道路泥泞不堪,太平军的兵马、火炮、辎重转运极为困难,是以战打得很苦。

由于辎重、火炮转运困难,太平军将士经常是只能吃到些冷硬的干粮,渴了取冰含在口中,然后冒着清军的鸟枪、砲子往上冲,是以伤亡也极大。

好在随后几日天气转好,雪水融化,部分被冻住的运河解冻,太平军水师得以转进运河,太平军的辎重等转运才得到一定的改善。数日苦战,太平军总算扫清扬州城外围,清军退守城内。

各部抵达扬州城下后,罗大纲召集诸将议事,商议攻打扬州的办法。

扬州城乃是重镇,城高池深,大城、夹城、堡城甚多,前番有琦善加固过城防,后来胜保也再次修缮城防,防御倒是极为严密。

经过外围争夺,清军损失万余兵马,但胜保老奸巨猾,都是把漕丁、盐商团练等部顶在前面消耗,自己的兵马损失甚少,城内尚有清军正规军三万余人,另有胜保征集的数万民夫助守。

太平军这边死伤竟也有八千余人,其中有近一半人马是因为大雪冻伤、生病而造成的伤病,甚至不少南方兵卒不知雪地道理,阳光出来后呆望雪地而患了雪盲症。由于太平军减员也不少,因此太平军的兵力对阵城内清军并无必胜把握。

诸将商议后,纷纷抱怨大炮沉重,在雪地中转运困难,等炮到了仗都打完了,而且发炮需时良久,炮多有不准。这时候林凤祥给罗大纲来了信函,言西王建议罗大纲将火炮集中起来齐射使用。

最后罗大纲似乎也明白过来,火炮分散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平血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八章 大捷之后,网址:https://www.6s6s.net/359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