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收徐晃(2/3)

作品:《重生关云长

不禁想起了现代的诗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李白的《登鹳雀楼》。还有杜甫的《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胡曾《咏史诗?黄河》:“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王安石《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还有王安石的《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黄河总能给人以遐想,更孕育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情感,“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河之所以如此的神秘乃是因为他是中华的母亲河,这条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几千年来人们不断的征战、繁衍生息,黄河见证了这其中的血和泪,它的咆哮也许正是在为此呐喊着,他也曾泛滥过那是对人类无情的惩罚,他更孕育了一种不屈的精神,“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关羽远眺着黄河,对于他而言这是一条孕育梦想的河流,承载着他雄霸天下的梦想。

终究有一天他要将整个黄河置于自己的羽下,然后对黄河大修水利,让黄河充分发挥他的灌溉作用还要在黄河上捕鱼,终究有一天他可以看到黄河上千帆竞技,万船齐发而不是为了战争,终究有一天他可以看到黄河之上有船只在游弋,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渡河;终究有一天他可以看到黄河再次泛滥不是因为发了洪水而是为了灌溉;终究有一天他可以横渡黄河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游泳

就在关羽攻打冯翊之时,东面的袁绍几乎与此同时对盘踞在兖州的曹操发起了进攻,袁绍起兵15万,以颜良、文丑为先锋,张郃、高览、鞠义、淳于琼为大将,其中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号称是河北的四庭柱,乃是袁绍手下的王牌战将,这一次倾巢出动,袁绍以郭图、审配、沮授、许攸、逢纪为谋士,大举进犯兖州地界,前锋逼近仓亭地界。

曹操闻听袁绍兴兵15万大军讨伐自己甚为意外,他当即与手下众谋士商议对策开来,谋士程昱分析道:“此番袁绍起兵讨伐主公定是奉召而来,这其中定是关羽所为,拿天子以令诸侯,要袁绍兴兵讨伐主公,无非就是前翻主公未能奉召,关羽西征担心主公在东面犯乱,遂号令袁绍征讨主公,意在挟制主公,防止主公进一步扩张势力!”

“虽说如此袁本初此次兴兵15万犯境,动作可谓不小啊!”曹操眼睛眯缝着说道。

荀彧出列道:“袁绍如此大的动作犯境绝非是奉召那么简单,他意在吞并主公,袁绍自从夺了冀州之后一直就对兖州虎视眈眈,早就有南下的意思,即使洛阳方面不发出诏书,他也会兴兵讨伐主公的,只不过这次给了他一个顺理成章的借口罢了!”

“文若兄说的有理,所以此次御敌还得主公亲自出马才行啊!”郭嘉出列说道。

谋士吕虔接着说道:“袁绍此次征讨阵容强大,搬出了河北‘四庭柱’,势力可谓是不小啊!”

“什么‘河北四庭柱”,不过是一些酒囊饭袋罢了,吾倒要会会这所谓的‘河北四根杆’!哼!”夏侯惇不忿的说道。

曹操遂道:“元让不可造次!袁绍手下人才济济,正是我们敌手,如若针尖对麦芒,势必会两败俱伤,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什么别的良策可以御敌啊?”

“主公的意思是让袁绍退兵,这个不难办,只需取信一封给北平的公孙瓒约其在北面共同举事,两下夹攻袁绍,袁绍南下北面空虚,主公约公孙瓒在北面进攻,冀州乃是袁绍的根据地,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袁绍知道公孙瓒袭其后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关云长 最新章节第252章 收徐晃,网址:https://www.6s6s.net/3615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