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回 曲线回调(2/3)

作品:《我本三国一路人

争什么的活儿了。

荀彧想了想道:“虽是如此,但义浩不懂军务,就算是押运粮草,也必须调派一将与他同行。”

曹操冷哼了一声,目光瞪向了曹洪道:“子廉!?”

其他人都以为曹洪会因为丢掉立大战功的机会而不高兴,但曹洪却露出了几分喜色,向曹操用力一抱拳道:“曹洪愿往!”

众人再度哑然,心说曹洪怎么会这么高兴给6仁当一回下手?郭嘉都其至在怀疑曹洪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又给6仁下什么套了……

————————————————————

中秋欢宴业已散去,曹操此刻正坐在后院凉亭中纳凉赏月,顺便让已经稍带出几分寒意的中秋晚风吹去几分身上的酒意。

适才的小宴之上,曹操与荀彧、郭嘉等人初步议定了如何把6仁调回集权中/央的方法,但在攻打徐州吕布的时机上,荀彧却表示目前并不是出兵的时候,因为根据细作禀报,袁术已经重回了寿春,北面的袁绍也有了那么点动静,所以曹操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轻易举兵使许昌造成后防上的空虚。

一阵阵的晚风把曹操的头脑渐渐的吹清醒了许多。抬头望月,曹操眯起了他的那双招牌细眼,心中在暗暗思考着6仁的价值到底有多少。

也许在提起曹操的时候,后世人只会联想起诸如“曹丞相”、“魏公”、“魏王”、“魏武帝”这些高官重职,好像曹操一登场就是个位高权重的人物,却往往会忽略掉曹操最早出仕时只不过是小小的洛阳北部尉与顿丘令,换句话说曹操也是从“基层干部”做起的。但正是因为曹操曾做过“基层干部”,使其对农桑产业方面的事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建安三年的秋收入库不是比建安二年少了七十万斛吗?而这七十万斛是什么样的概念?

郭嘉在小宴上说今年的粮食减产与天候有较大的关系,这本来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是件很正常的事,但有点搞笑的是所有的县乡都减产了,唯独只有6仁所在的萌村是有增无减,出了别的地方许多。基于这种先题条件,曹操更愿意相信郭嘉后面所说的“人性本惰”,即今年的粮食减少是因为周边县乡缺少了6仁的巡视管理与农业指导。

曹操很清楚,如果不是6仁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七十万斛粮米很可能是汉末时期一个中等偏上的州郡在正常情况下一年的府库收入。如果按每人每天三升的口粮来计算,七十万斛粮米已经足够五万大军饱饱的吃上一年有余!一下子就“莫明其妙”的丢掉了一年的粮草,曾经吃过粮草不足的苦头的曹操心里面会不郁闷才怪了!

此刻的曹操心里甚至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如果6仁没有被罢去官职,那么今年辖下的粮谷收入至不济也该保持着一百五十万斛左右的数字。要是再加上6仁在萌村搞出的那些农副业来增加税赋……荀彧不止一次向曹操提起6仁可比拟汉相萧何,而看到了6仁做出的实绩的曹操已经完全认同了这种说法。

以曹操爱才如命的性格,会放弃一个“萧何”?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曹操才会想把6仁给尽快的调回来,以至于小宴的前半截曹操与一帮子人完全就是在谈论6仁的事了。

只是虽然说定下了把6仁“曲线调回”的方法,曹操却又看得出6仁这家伙对高官厚禄、青史功名什么的好像并不怎么在意……其实6仁也不是真的就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6仁的脑子里一心只想平平安安的混完这两年多就带着婉儿回现代逍遥自在。

但这一点对于曹操来说,想完全把6仁完全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可就不是用高官厚禄就能做得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在席间听说有一支吴郡的6氏子弟来许昌来投奔6仁,6仁又欣然接纳时,曹操都心中暗喜了好一阵子。那个时代的人都重视宗族展,曹操当然也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本三国一路人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七回 曲线回调,网址:https://www.6s6s.net/3789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