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厦门整编(2/3)

作品:《我们的1649

虽然远没有普及,但也是经常能够见到的,经过训练后,他们至少在队型和上靶率上都有了提高。当然,这只是听二弟郑联的汇报------他一次也没有来看过。

还没到营地时,远远地看见营门口有两名士兵守住营门口,永胜伯郑彩略略点头,只要一直如此谨慎就好。

但随行的苏波却皱起了眉头。倒不是嫌弃站岗士兵的军姿不好------那两个家伙差不多是靠在了栅栏上,不像守卫,更像是晒太阳多一些。

苏波从那两个家伙的装备上看,感觉实在太单薄了些。

临时遇敌怎么办?以他们一二分钟一发的发射速度来看,发射完后该怎么办?按照这个时空的常规,只能把枪抡起来当棍子用了------最多配一把腰刀------能不能把刺刀整合到火铳上呢?

事实上能,但是无法量化生产,所有火铳的内径和外径都没有一个是一样的,根本没法子统一制作。

可是也有办法,那就让他们明人挨个去手工订制------只能采用那种下弯很大的刺刀,否则,没法装火药和子弹了,剩下的再配上腰刀。

当然,这个时空的火铳队还都得有长枪队------长枪队加手榴弹如何?试试看吧。

还要考虑敌方马队的冲击------如果架铁丝网来不及的话,完全可以用串线铁四角钉,单个的都能把汽车轮胎扎爆,就不信敌方的马队就真是铁蹄了------铁四角钉无论如何抛出,都会有一根尖刺冲上方,串成一串有利于快速布置,当然也有利于快速收起------

当它们在阵地前沿五十米形左右成规模效应,真不信还有能冲击起来的马队,只要马队不得不停下,不得不横向躲避------那它就是靶子了。尤其横向躲避,连人带马,那巨大的横面积-----比平常的靶子大三个有没有?

当然如果是阵地战,那更不有了,连不到十岁的范伟业老师都在网上不停地着壕沟、铁丝网------

还有一条,那就是汉唐集团把掷弹兵和长枪兵两个兵种融和在一起,事实上人家瑞典军队十七世纪时早就如此了,可是永胜伯郑彩能知晓这一点吗?这就当然就是汉唐集团的首创了------再咱这个弹比他们那个弹可是强大太多,我们这个只要扯一下就行,他们得还要举着火把------难怪后来消失了。

于是大家设计了一套战法,看看能不能适用在这帮子明人身上。

当把这一套战法拿给永胜伯郑彩和定远侯郑联看时,三十秒不到,定远侯郑联拍着大腿道:“无敌了------无敌了!”

永胜伯郑彩没见过手榴弹的威力,心里还是有些迟疑,想,就算这马队暂时缓住了,但换个地方重新组织一下,冲击力还是抵挡不住的------对付骑兵,只能是骑兵。

当顾问团给他演示了一下手榴弹时,永胜伯郑彩顿时拍案叫绝。都是打过仗的人,关节点一打开,什么都不用多了。

顾问团先是亲手培训手榴弹的掷弹手。定远侯送来一批士兵,都是他所称的机灵之人。苏波可不敢信他,先是挨个问,会数数吗?能数到几?

问完后,当时就踢出去十多个人,他妈的,你机灵个屁,连七都数不到!

------定远侯郑联由于在台湾见过此物,也试用过,他在顾问团身边前后左右地跟着活忙,有时还胡乱指挥------直到被顾问团“请”了出去,其实也就是一句话。苏波轻轻地:“要不定远侯你来教他们,我们听曲去?”

“不不,苏教官,我离远点还不成吗?好了,晚上听曲,你懂的。”

苏波恍惚了一下,便不理他了。

定远侯郑联在五十米开外,叉着腰来回徘徊,目光始终投向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的1649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章 厦门整编,网址:https://www.6s6s.net/4429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