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奏折(1/3)

作品:《哑姑玉经

内侍前脚捧着圣旨去王阁老家宣读追封和厚葬王阁老的旨意,后面正禧皇帝大发雷霆,双手撸过,案几上文房四宝和茶盏噼里啪啦乱飞。

吓得伺候的小内侍们呼啦啦跪了半地。

刘长欢带头跪在前面,战战兢兢磕头,“陛下,陛下息怒啊——莫要气坏龙体啊——”

正禧下颔上一束小胡子吹起来老高,“王阁老,好你个王阁老啊,你倒是一头撞死便一了百了,可你将朕推到了什么样的位置你知道吗?你个死老头子算计得好啊,你亲手毒死孙子,又自己触柱而亡。你倒是全了自己一世清名,可你让朕在群臣和世人面前如何自处——叫朕如何堵这天下悠悠之口?你陷朕与不仁不义之境地!”

刘长欢的公鸭嗓子像个女人哭劝:“陛下为一个死了的臣子这样动气不值当,不值当啊——他都已经死了,就是给了什么封赏也都没用了,也就只是个表面上的虚名罢了,陛下英名怎么会因为一个不懂事的老臣子而受损呢——陛下还是我们东凉国的明君。东凉国万万百姓还是拥戴您的呐——”

正禧气极而笑,“朕是明君?老臣当堂触柱而亡,传出去外头那些口舌不知道正怎么议论贬损朕呢,说朕不能容人?朕糊涂?还是说朕就是一个昏聩无能的皇帝?!”

刘长欢磕头,声音拖得更长:“怎么会呢,世人都是长着眼睛的,他们可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陛下天纵英明,雄才大略,自您登基后,励精图治,减免赋税,体察民情,心系百姓,治理贪腐,我东凉国出现了人人幸福安康,家家安居乐业,为官清正廉明的大好局面——如今朝野无人不在称颂您的恩德呐!”

正禧皇帝定定看着。

他知道这是在拍马屁。

内侍最擅长的就是拍马屁。

可为什么他心里还是乐滋滋的,挺喜欢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般的马屁。

他不气,反倒笑了,“行了行了,朕没有你说的那么好,这点自知之明朕还是有的。不过,好歹朕也算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吧,朕也不沉溺后宫女色,更不好大喜功,到处大兴土木兴建亭台楼宇。唉,不过王阁老这事儿确实叫人想起来就窝火,这老家伙竟然给朕玩了这一手,真是叫朕猝不及防啊——”

刘长欢眼前显出大殿内王阁老触柱而死的一幕,那血啊,乌黑乌黑的,泼了半地,想起了就叫人发晕,连吃饭的胃口都没了。

刘长欢不敢多说什么,默默捡拾地上的笔墨。

一个内侍通报:“陛下,右相府递了折子进来。”

刘长欢身子一震,跟随皇帝久了,就算不能置喙朝政,但耳濡目染,他早就磨练出了很敏锐的政治嗅觉。

果然,陛下眉头一皱,“右相?他不是一直病着吗,怎么病中又能写折子了?是不是放心不下朕的朝政,也要来指手画脚?”

内侍跪着递上玉盘中的折子。

皇帝展开看。

刘长欢心里默默进行着揣摩。

袁凌云自从去年病倒后,便再也没能彻底好起来,进入新的一年,不见好转,算是长久缠绵病榻了。

皇帝正当盛年,理政有方,手腕强硬,善于驾驭人臣,所以东凉国右相长期卧病不能参政理政,也不妨事,朝政照样运转。

没想到袁凌云今天忽然上个奏折来。

事情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正禧皇帝和刘长欢都猜到了一个原因,那就是袁凌云的这个折子是有所为,为的是王阁老,更是白峰。

“不愧是父皇时代一起创立基业的老臣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心意相通,盘根错节地牵连着,这份情感,就算朕如今做得多好,也及不上一二……”正禧皇帝扫一眼手里的折子,一字一顿说道。

刘长欢心里一抽一抽地紧张,因为他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哑姑玉经 最新章节516 奏折,网址:https://www.6s6s.net/4612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