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共工传说(1/2)

作品:《神界通缉犯

( z) 楚阳和齐三横的比斗期就在楚阳配药、看《山海经》偶尔谈谈八卦中度过。关于《山海经》,楚阳谈到的另一个故事是“共工触不周山”。

不周山这个山名出现于《山海经》,而共工也出现于《山海经》,但是山海经中,却没有“共工触不周山”的故事情节。相反的,《山海经》里说的是一段祝融和共工的关系。

《山海经·海内经》里是这样写的: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而不周山这个有名的历史神话重要地点,则出现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之中。

“这个大荒西经的信息量大极了。”楚阳说这话的时候挠有兴致。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这段大荒西经里面的话,首先是讲有一座不周全的山,就是不周山。这里有条水,寒暑水。都很形象,山是裂开不合不周全的,水是冷热交替的,这里还有一座山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禹攻共工国山。

考量一下华国人起名字的习惯,可见这个地方原来就是共工国,有个叫禹的,来攻打这个国家,这座山便以纪念这个事件而得名。之后大荒西经还讲了一些神的谱系,各自生活在这块版图的哪些地方,然后又一次,提到了祝融。

但是这次祝融就不是海内经那个谱系了。他在这里又和颛顼有了关系,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虽然说《山海经》的作者被考据者认为不止是一人,但是最后总有个人整理,不然这每章开头结尾那么整齐,但既然整理了,却搞出点前后矛盾的谱系来,这整理的人也太不讲究了。”齐三横吐槽。

齐三横当然也是知道《山海经》的,但是这玩意因为和修炼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所以即便是道佛两门,也鲜有人去研究这本书里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这书里面的妖物,也几乎没有在末法时代出现过,关注它的人就更少了,反而是很多写的、拍电视剧电影的、还有那些搞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的人去看它。

“这可不一定啊,为什么会这样,说不定里面就包含了八卦。”楚阳笑笑,“假设共工是一个国家,那这个国家是不是向一个叫祝融的国家称臣了,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叫爸爸,现在不是很流行嘛?不过这个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但不管怎么说,一提到共工,民间第一个想到的神话就是‘共工触不周山’,关于他为什么触,一说是和颛顼战中怒触;一说是与祝融战,败而怒触。要是颛顼是祝融爷爷这件事没错,那共工和颛顼战就是曾孙子和爷爷打架,和祝融战那就是儿子和老爹打架。呵呵,这前因后果起承转结那随便都能八出个百八十万字的长篇啊。”

“那你为什么还不去写然后去争取成为个畅销书或者是年度脑洞作者啊?”齐三横对楚阳的分析精神感到佩服,“说不定写出来之后就不用每个月数着那五千块钱了!”

“说什么说什么呢?”桑吉坚赞刚好从外面回来,听到齐三横后半句话,大表反对,“你要知道,这五千块是作为公仆的五千块,是体现觉悟的五千块,是每个月必须要数的五千块,你怎么能歧视每个月数工资!”

“你回来得正好,这段时间你不跟这个家伙聊《本草纲目》,他现在走火入魔了!”齐三横道。

“什么走火入魔。”桑吉坚赞一眼便看到了一分钟前的残像,“不过是看看神界八卦传,然后打算借此来了解一下现在地球的构成而已,离走火入魔还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界通缉犯 最新章节第五十五章 共工传说,网址:https://www.6s6s.net/488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