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周里乡发展思路(2/3)

作品:《官话

居民看病有医院、上学有名校、游玩有景点、娱乐有场所、洗澡有浴池、住店有宾馆、请客有酒店。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餐饮、娱乐、洗浴、医疗等服务业。比如就医,如果把乡卫生院建设成周边几个乡镇医疗设备最完善、医疗水平最高的中心医院,病号就会多起来,一个人住院,带动一家亲戚朋友到周里街消费,直接拉动需求。

第三是教育功能,陈观说,周里街上要建高起点的双语幼儿园,建实验小学、外语小学,建高水平的中学,让周里乡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不输于水泉市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只要做到这一点,不要说是周里乡的家长们了,整个西半县几个乡镇的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多少家长都得来周里街上买房租房,到这里来吃喝拉撒,周里乡的市场供应需求就会迅速膨胀!

第四是文化功能。陈观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财富需求,也有文化需求。作为一个适宜居住的集镇,必须有文化设施,比如剧院,可以放电影,可以唱大戏,可以观赏歌舞,还可以喝茶、跳舞。

陈观讲了几个功能,归结到最后,说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把人吸纳到城镇中来,形成城镇经济。

怎么才能把人吸纳到城镇中来呢?陈观说就是要以优质的生活环境吸引人,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吸引人,以良好的医疗条件吸引人,以繁荣的城镇经济吸引人。还有一点,就是对生产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深山区村组,实施退耕还林、整体搬迁。全乡2。5万人,最起码,也要有1。5万人居住在周里街,彻底改善群众的生存生活生产条件。

为什么说要以交通建设为助力呢?

陈观讲,偏远地区发展经济的最大瓶颈就是交通不便。周里乡对外交通只有一条普通公路,除了这条公路沿线的几个村外,区域内其它各村到周里街都不通公路,最多也就是沙石路面。绝大部分行政村通往周里街的道路都是乡间土路。而行政村和自然村之间,绝大部分道路只能通行架子车。这种状况如果不彻底改善,就算我们的土地上、山林里出产金疙瘩、银疙瘩,也运不出去,换不成钱,贫穷落后面貌不可能改变!因此,要想建设富裕乡镇,首先就要大搞交通建设,在全乡形成纵横交错的水泥公路网,让搬迁到周里街居住的草市村村民,早上起来喝完汤,就可以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回村里干活。

这道理不用陈观说,在座的都懂,问题是修公路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

陈观接下来的说法回答了干部们的疑问。

陈观说,现在正是国家自上而下开展扶贫攻坚的时候,通水通电通路,是国家对扶贫包村工作的基本要求。问题是各包村扶贫单位力量有限,仅靠他们是不可能给各村修柏油公路、水泥公路的。真正要解决村村通公路问题,靠乡里不行,靠县里不行,靠市里也不行,必须得到省里、中央去做工作,争取把周里乡的公路建设列如扶贫攻坚典型项目,成为一个典型,这样,资金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跑部前进!

如果能做到当然好,可是真的能做到么?

正在记录的副乡长范丽萍忍不住又抬头偷偷地看了一眼正讲的起劲的陈观,想看看陈书记是在说三国呢,还是真的是有办法。

范丽萍看到的是陈观的一脸阳光、一脸自信,心里忍不住就莫名其妙地跳了一下:这陈书记年龄那么小,怎么讲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充满自信呢?难道他真的有办法从上级那里要来巨额资金?

心里有点疑问的范丽萍,不经意间,眼神就与陈观的眼神相遇了,没来由地就心里突突乱跳,脸上“腾”地一下就飞上了几朵红霞,赶紧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偷偷地看陈观了。

这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呢!那眼神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话 最新章节第626章 周里乡发展思路,网址:https://www.6s6s.net/509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