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消失(2/3)

作品:《官话

灰,而是殉葬战马尸骨和泥土混合后的土色,一般的盗墓贼不会识得,肯定会以为地下没有古墓,不会盗墓。偏偏这伙盗墓贼就看出来了,你说他们的眼力和水平能低么?”

陈观反问到:“许局,既然盗墓贼有这能耐,为什么不向下继续深挖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时间仓促么?”

许海明说,一个确实是时间仓促,因为这里是北邙岭上,靠近国道,又是老百姓的庄稼地,现在正处收秋,人来人往的,盗墓贼不可能连挖几天的。再一个是盗墓贼确实挖到了东西,仓促间以为挖到了主墓室。北邙岭上的古墓与别的地区不同,因为土质好、土层深厚,有的墓葬就不用石头、砖砌建墓室,而是借助地势,就地深挖成穴下葬。只不过王侯墓葬都挖的深,也按照规制开挖,该有啥有啥。这个墓葬应该就是这种类型,陪葬的贵族墓穴较浅,主墓深。你别看这只是陪葬的贵族墓,其实就已经很了不得了。要知道死后能被准许陪葬在一侧的贵族,那都是深受墓主人信赖的功臣将相,陪葬品还能少了?最起码,名贵的青铜器、玉器是绝对不会少的。盗墓贼挖到国宝级的青铜器、玉器的话,他们自然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陈观就问东周时期的青铜器市场价格,许海明没好气地回答说他是考古的,不是物贩子,不了解行情。在考古工作者眼里,那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对历史发现有极大意义,不能用钱来衡量。只有那些没有良心的盗墓贼、物贩子,才会挖祖先坟墓发财!

陈观是为了破案,想很据青铜器的市场价格分析盗墓贼下一步行动!

委婉地向许海明解释后,许海明才说,青铜器的价格要看器物的大小、年代、铭及精美程度等因素来定。一般的普通青铜器,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象这种规格的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一般都是成套的,是按照墓葬主人的身份登记随葬的,件件都是精品,件件都是国宝,市场价很难预测。比如这个陪葬墓,如果墓主人是有名的功臣将相,陪葬的器皿都应该是按照周礼的规格随葬,都是成套的,可以印证周代典籍、化历史,那就非常贵重了!运到香港的话,那就值老鼻子钱了!多了不说,恐怕卖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都是有可能的!

陈观登时心里雪亮,这伙盗墓贼挖到宝物后,一定会往广州或福建去。如果行动迟缓了,可能这批物就走私到境外去了。

和许海明交谈过后,陈观领着赵传明、刑警支队支队何庆、技侦处处冯斌等人,仔仔细细地重新勘察现场。

虽然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及时赶赴现场并才去了保护措施,但是这伙盗墓贼非常有经验,撤离时对现场进行了清理破坏,连一个完整的脚印都没有留下。包括盗墓贼撒尿的印痕,都被破坏了。

看完现场,赵传明就说这伙盗墓贼肯定是看了“10?20”系列抢劫强奸杀人案的侦破报道,知道陈厅是破案高手,这才故意破坏现场。过去,古都的盗墓贼从未这样干过,他们张狂的很!看来,人的名树的影,这伙盗墓贼是怕了陈厅了!

陈观不听这样的带有奉承意味的话,领着赵传明、何庆、冯斌等人回到了局里,关上门,在会议室开始分析案情。

赵传明、何庆、冯斌都算是老公安了,侦破案件的基本功是有的。从盗洞的土色,结合对报案人的询问,已经判断出此案不是10月4日发生的,应该是10月2日夜里发生的,距离接到报案过去了整整一天。因为报案人说,他10月2日早上就已经开始掰玉米了,当时没有发现盗洞。10月3日那天家里有事,没有去继续掰玉米,10月4日早上又去掰玉米,就发现了盗洞,当时就报警了。

案发时间虽然大致确定了,但因为现场被破坏,判断不清参与盗墓的盗墓贼到底有多少人,都是些什么人!

刑侦是一门科,凡事都讲究证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话 最新章节第884章 消失,网址:https://www.6s6s.net/509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