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六十七章 萧学(2/3)

作品:《大明首辅

不同的反应的。不同地物质之间,也是可以发生反应的。

萧墨轩甚至也提到了火棉,硝酸甘油,以及农作物施肥的问题,但是也表示自个眼下还没这本事折腾出来。

也就是从这以后,汉语里头说起“化学”这个词来,总是会加上一对括号,注明“萧学”。萧大少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想来做的最轻松地一个举动,居然是自己给后世留下的最出名的东西,而且居然是和化学

关系。

后来,随着火棉那些东西地产生以及萧墨轩曾经说过的各种理论的真正面世,在世人惊讶之余,“萧学”终于登台入室,那些曾经受过萧墨轩教诲的工匠,他们中的所有人……确实是所有人,在化学这么一块里头的成就,都远远超过了萧墨轩。但是他们,包括他们后来的学生,却都以“萧子门生”自居。

“没事儿,没事儿。”萧墨轩一边接过侍卫送过来的盐水,清洗着手眼,一边对着萧四说道,“回头我再想几个法子,寻人做几件东西,便是不怕这气味儿了。”

萧墨轩所说的,无非是指带护目镜的防护服,折腾这些东西,没个防护是绝对不行的。没有橡胶,就用牛皮加上胶漆来先代替,厚棉布南京周边多的是,至于玻璃镜片,萧墨轩也知道了,苏州眼下就是产镜片的大户,不用劳烦自个去动脑子了。

“小的就知道,没事儿能过得了少爷您的手。”萧四嘿嘿笑着拍着马屁。

“得。”萧墨轩嘿嘿笑着踢了萧四一脚,“去屋子后头,叫烧柴的把火给灭了,只这么一会儿,看看水里滤出来的硫磺成色如何。”

“哎。”萧四得了令,屁颠屁颠的向着屋子后头的火灶跑了过去。

不消一会儿,就见屋子里的水缸里冒出来的水泡也是渐渐消了下去。旁边有工匠捞起水面上的浮油,便就可以看见水缸底下和水里面,或沉或浮的,全都是细小的黄色晶体。

“大人,大人。”一个五十多岁的工匠,激动的用网兜捞起一捧,送到了萧墨轩的面前,“比起前几日来,今个炼的硫磺更是上品。”

这位工匠名唤李纽义,是从南京工部的火药作坊里头临时调出来的。这十几天来,他一直跟着萧墨轩倒腾这些东西,听着萧墨轩讲着那些奇怪的理论。从一开始的有些不以为然,渐渐变成了五体投地。

“萧大人。”李纽义的双手有些颤抖,“小的自十九岁起,随着家父在工部的作坊里学做火药。”

制作火药这门手艺,为何要十九岁才能传授,初时萧墨轩也有些不明白。后来问了才知道,倒不是这个年龄的限制,而是制作火药在眼下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凡是新学这门手艺的,须得等成亲产子之后,才可入学,也是怕遇见万一,断了代,而且一家里若有几个儿子,也绝对不会传授给所有的儿子,最少也得留一个去做其他营生。

“小的做了三十来年的火药,从来没见过如此的上品硫磺。”李纽义是工匠,工匠总是对上等的材料有着无穷的渴望,“看上去黄灿灿的,不带一丝黑红,竟像是比黄金还耀眼呐。以前见过的山西用煤水煮出来的,竟是入不得眼。”

“若是得了这等上品,小的们还做不出能打到红毛鬼的兵船上的火药,当是挨雷哦。”李纽义已经爬满了皱纹的额头上,挤得更紧。

北京,户部衙门。

“去去去。”户部衙门门边上的侍卫,挥舞着手,拍打着腰间的长刀,“户部衙门的大门,可是随便给人走的,若是来送东西的,或是想问事儿的,只走边门便是。”

面前这位中年男子,面容清瘦,看上去竟是有些饥黄。更明显的是,他身上穿的居然是一身粗布的衣服。

粗布衣裳,那是什么人穿的?便就是家里有个两亩地的平民,隔上几年也能扯上几尺丝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首辅 最新章节第五卷 第六十七章 萧学,网址:https://www.6s6s.net/5292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