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龙行3运输飞艇(2/3)

作品:《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国取得了领先于世界二十年的技术。(其中德国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因为《凡尔赛条约》不允许生产飞机飞艇。以至于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前往中国求生活。)

龙行3运输飞艇生产了二十艘之后,陆航部的预算就已经停止了,因为陆航总部将资金全部投入在大飞机的制造和订购上,结果导致飞艇生产线不得已停滞。但是负责飞艇的负责人立即将飞艇应用推广向民用。军用飞艇改民用,最主要的改装是运输舱的舒适度和保温性能。龙行3飞艇的飞行高度为1500米,最高可升高3000米,但不管是1500米还是3000米在高空的气温都会降到15度左右。军用飞艇的载物舱保温性能差,并且没有窗口,舱内黑漆漆一片,改装为民用需要更改极大。

但是飞艇制造部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改造之中,他们要让总部看一看,放弃飞艇的发展是多么愚蠢的一项决定。

飞艇改造之用了两周的时间,六百名飞艇制造工人就完成了军用运输飞艇向民用客运飞艇的改造,他们将货物舱进行了夹层处理,在夹层中间装置了一些保温材料,并安装了小型氧气瓶以防止密封空间内氧气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特地加装了两方2525的三层玻璃,可以由观众伺机观看窗外的风景。

龙行3运输飞艇民用之后,首先成为了各个土豪们的大玩具。的确,比起驾驶汽车来,驾驶飞艇简直就是一件炫酷到极点的行为。尤其是中国北方,因王茂如手下经济策划师着方宏信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北方的经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随之出现了大量的暴发户。这也是每年南北商会之中相互看不过眼的最大原因,暴发户和累计财富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不管是南方富商还是北方富商,彼此之间斗富的行为经常出现,在历史上中国人就喜欢斗富,只不过军方趁机让他们的斗富行为引导为购买飞艇炫耀。真的有钱人玩的就是飞艇,例如在蒙古依靠在库伦附近发现煤炭发财的蒙古富商张光和,他一个人就买下了三艘飞艇。

一艘飞艇的而六万银元,连带内部其他要求,张光和为这三艘飞艇付出了二十万银元,他给这三艘飞艇分别取名光字号、宗字号、耀字号,分别对应他张家家谱的“光宗耀祖”中头三个字,当然,在萨尔图的第四兵工厂飞艇制造厂中还在生产着他张家的第四艘飞艇“祖字号”飞艇。张光和之所以这么炫富,其原因是张光和是要饭花子出身,有了钱之后格外的希望得到尊重,而大家似乎除了看重他的钱,对他的人非常鄙视,这也导致了张光和越发心里不平衡,越发喜欢炫富。

类似于张光和的这种经历的不多,但是飞艇这东西的确是一种极为耀眼的运输工具,而在北京,私人飞艇也逐渐增多起来。当初王茂如送给了他的小姨子朱五小姐朱湄筠一架飞艇之后,引得许多京城贵胄子弟竞相效仿,甚至前大总统曹锟家中还有一艘飞艇作为运输工具。

这一股风吹过之后,去年萨尔图第四兵工厂在十月生产了十六艘民用飞艇,在十一月生产了二十八艘,在十二月竟然生产了五十六艘,给第四兵工厂赚取了大量资金。

当然,除了私人玩物,过半的飞艇被用来做运输工具了,这年头乘坐飞艇也是一件炫酷奢华的行为,在中国的火车普及率尚且不高的时候,飞艇却率先取代了铁路成为了中国运输部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次所有的私人飞艇都响应政府号召,前往日本接收难民,他们首先集中在威海,陆航次长历汝燕亲自率队,统计之后八十七艘民用飞艇,两百六十艘军用飞艇,经过筛选检查,剔除了二十九艘不能长时间运输的飞艇之后,总三百一十八艘飞艇,与海军救助船只以及民船集体向日本开赴。

而关于救助的民船在威海集中数目高达三百九十艘,在上海集中可渡海的民船甚至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最新章节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龙行3运输飞艇,网址:https://www.6s6s.net/57408/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