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重树历史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中原剿匪(2/3)

作品:《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大省,王茂如特地派了一个军团在河南剿匪。很快,在陈炯明的指挥下,河南界内土匪为之一清。民国十年河南气候好转,只在秋天发了一场洪水,其余ā都没大碍。在民国十一年,也就是今年,整个上半年河南都风调雨顺的,农民们喜气洋洋,é天灾,河南民生恢复很快,而很多逃到外地的逃难者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当然,更多的人则是留在了北方,b在那里就是地主,回到河南还得给地主打工。

民国十一年的河南,一片祥和之气,处处洋溢着农民们富足的生活,百姓们要求不高,é少税负无匪盗便足够,这两个要求在王茂如统一之后逐渐实现着,人人都念着尚武大元帅王茂如的好,俨然忘记了现在的总统是孙立文了。

郑州城头山挂着一排人头,王茂如问这事怎么回事儿,陈炯明说这是拒不接受招安的惯匪,杀了脑袋挂城头山以示众人。王茂如问效果如何,陈炯明说效果颇佳,如今消灭的土匪少了,接纳投诚的土匪多了,但是这些人都被陈炯明给送到西域去了。

陈炯明表示说他有信心在完成部队整合的同时让河南从此之后é一个土匪,也恢复中原大地路不拾遗的优良传统。

王茂如笑说:“让你做军团长是浪费了,你可以做一个省长啊。”

“等我封了帅,倒真想做一做省长。”陈炯明笑道。

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王茂如跟徐树铮就属于后者,而和陈炯明就属于前者。说来也à,两人一南一北,口音不同,但是很多政治观点都相同,陈炯明今年四十四岁,比王茂如大了九岁,可是王茂如丝毫é觉得他比大的ǎà,就ǎ两人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这è也就存在这种现象吧,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就èbé厌烦另一个人,往往这种厌烦甚至连根据也é,而有些人则是在一起一聊就觉得意气相投。

王茂如觉得陈炯明倒是一个人才,不妨可以让他进入中央帮助,岳父大人唐绍仪公今年六十岁了,尽管身体还算不错,但是还能帮多少年呢,而手下除了周道泰有战略眼光之外,其余人的目光都不够深远。但一个周道泰却是不行的,r完全扶持周道泰,将来他坐大了怎么办?因此王茂如需要另一个帮助又能制衡周道泰的人,他觉得陈炯明就不错。历史上陈炯明曾经担任过致公党的领袖,在政治上透明廉洁,主张党人治人卫国,防止出现党卫军以党乱国的现象。但是陈炯明很显然一来不溶于孙立文,二来不溶于蒋介石,两个人都是党队主义,独裁思想,因此陈炯明一直受到排挤打压。甚至那历史上极不光彩的讨伐广东粤军之战,居然被宣称为正义之战,当真可笑至极。

看起来今年河南是一个丰收年,可是最要紧的就是一定严防死守今年的秋季洪水,一直以来黄河每一次改道或者涨水或者旱灾,受灾的都是河南。河南南部经常受到旱灾,北部经常受到洪涝,可以说这里即孕育了中华文明璀璨的中原文化,又是一个多灾难的土地。对于农业为主的河南省而言,看老天爷的脸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河南省长赵倜立即向王茂如报告说应加强黄河两岸的河堤工作,但是去年河南下半年发生了小规模的洪灾,今年的粮税还é收入,因此河南省急需拨款。

这不是国防总长的工作吧,王茂如笑说这些事你对国务院来讲,我不能干涉政治,我们见面多是因为朋友友谊,却不是因为我是国防部长,你是河南省长。

赵倜连忙说是,他又笑道:“卑职所言,只是希望秀帅在政府中之时,当遇到河南赈灾,尽量对河南施以援手而已,别无他意,别无他意。”王茂如也哈哈一笑,不再言语其他。

在离开河南飞往西安的飞机上,冯尹彬整理了一遍情报对王茂如报告道:“昨日我总统出访舰队抵达意大利,孙立文大总统受到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的热情接见。双方在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最新章节卷五 重树历史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中原剿匪,网址:https://www.6s6s.net/5740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