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镜泊湖畔渤海寨(1/2)

作品:《至尊顽主

在大明的东北地区,生活着很多古老的部族。洪武二十一年,大明朝收回高丽所据之辽东领土,并与其划界于鸭绿江,世代居住在这里女真各部悉数归附大明。后来明成祖设置建州卫和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分别以胡里改万户阿哈出、斡朵里万户猛哥帖木儿二人为指挥使。正统七年,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女真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对明朝进攻,在土木堡击败明军,俘获亲征的明英宗。一些建州和海西的卫所趁机向辽东进攻以配合也先的军事行动。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女真卫所遭到了也先的攻击,许多女真世袭首领因遭到也先所部劫掠,失去了世袭的凭证,他们后来只能以中书舍人的名义进行朝贡,可获得的赏赐比之前少了很多。自此,明朝对于女真的威信开始衰落,女真诸部逐渐失去控制。一些首领甚至敢于公然向明朝挑战,劫掠辽东地区。当时女真人已大致形成建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分。其中建州同海西从牡丹江流域逐渐南迁至辽东一带,并定居于此。大明朝面对女真势力的发展,感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加强对女真的控制,巩固其统治,采取“分其枝,离其势,互合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的策略,以致女真各部“各自雄长,不相归一”,彼此互相牵制,陷于分裂、混战不休的状态。而在镜泊湖东北牡丹江畔,却有着一股和女真、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完全不同的部族。他们自称叫做渤海部,自称是渤海国的后裔,使用的文字也和汉字相差不多。在东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渤海部和女真各部比起来算是比较弱小的。在女真各部的混战中,渤海部的青壮,被女真各部强行编入自己的军队,成了战场上的炮灰。为了使部族得以延续,渤海部老族长只得领着部众迁徙到镜泊湖附近的山林之中,但是依旧没能躲开女真各部的骚扰。就在老族长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队约有五百户的,由个个部族组成的小部落群,来到了镜泊湖畔渤海部的驻地。这个小部落的首领居然是两位美女,这个小部落加入渤海部之后,两位美女首领把部族青壮组织起来训练成军,竟然打败了四五波前来骚扰的女真部骑兵。使得渤海部终于获得了稳定的生活环境,也获得了镜泊湖周围一大片生存地区。渤海部老族长将两位美女首领视为神灵派来拯救渤海部的天女,在和族中大萨满商议之后。将渤海部族长之位让给两位美女之中的花姓女子。渤海部部众尊称其为“花奥德根”,意为花女神,奥德根翻成汉语就是娘娘的意思,所以平时部众们就以花娘娘称呼她。而另一位蓝姓女子则被尊称为“蓝奇穆特”,意思是姓蓝的战神。平时部众们见到她就以虎娘娘称呼她。这个称呼没有贬低的意思,因为渤海部包括整个女真部都信奉萨满教,而在萨满教中,虎是山林之王,代表着勇武和胜利,也就相当于战神。蓝奇穆特是渤海部军队主帅,可以说是她一手组建了渤海部的部族军队。而且她本身武功高绝,在战场上几乎是所向无敌的存在,所以称呼她为虎娘娘也就顺理成章。有一文一武两位娘娘坐镇渤海部,又接连打败女真部的侵扰,使得以镜泊湖为中心的广大的区内的弱小部落纷纷举族归附。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渤海部就形成一个实力比较强大的部落,方圆几百里之内都成为其势力范围。后来渤海部以距离镜泊湖几十里的一处废弃的城市为基础,建起了一个以木为墙的大寨子,命名为渤海寨。老萨满告诉两位娘娘,那片废墟就是渤海国曾经的国都上京龙泉府的所在地,渤海国被辽国所灭后这里就废弃了。于是两位娘娘在废墟上盖起了一片房屋,还用青石筑成围墙作为统治中心,并把它命名为宁安城。随后颁布法令,设置各级管理机构,渤海部从一个渔猎耕牧为主的小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尊顽主 最新章节第二零二章 镜泊湖畔渤海寨,网址:https://www.6s6s.net/6410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