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再赴皮岛(2/3)

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

所以,弄到最后,褚宪章分管的地盘越来越小,手头的事务自然也越来越少,到了眼下,干脆常常无事可做。

由于高时明还在洛阳城坐镇,所以崇祯皇帝很快就想起了历史上颇为忠烈的褚宪章,就让他带着钱粮援助物资,前去东江镇传旨,并就近观战,待战事结束之后,再回来复命。

八月初五日一早,褚宪章在袁枢等锦衣卫拱卫司、肃奸司等随行人员的扈从下,由京营人马护送着,押解着二十万饷银和大批军械物资,从通州出发了。

从离开通州,到天津登船装载完毕,一共耗时三日。再从天津乘坐天津水师的船队出海,直奔旅顺口与登州之间的隍城岛,并在隍城岛与孙国祯派出的登莱水师运粮船队会合,然后沿着辽东半岛的外海扬帆东去。

一路上,秋高气爽,西风劲吹,以风帆船为主、桨帆船为辅的船队,乘风破浪,十分顺利。

年过四十的褚宪章,虽然是第一次乘船出海,但却一点也不害怕大海风浪,也没有什么晕船反应,反而对海上的景象非常的着迷,这也让带领船队随行的天津水师将领张存仁、登莱水师将领李性忠等人惊讶不已。

而对于能够来到其父袁可立曾经巡抚三年的登州镇、东江镇属地,二十五六岁的锦衣卫千户袁枢,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特别是沿途经停各岛上,原来隶属登莱巡抚手下的登莱水师将领官兵和各岛守将,自然也是争相前来拜见,得知如今朝廷如此重视海上防务,一时之间各岛守军也是士气大振。

至于褚宪章,他是自幼净身入宫,自从在宫中内书堂读书识字后,就不断地听宫中老人说起两百年前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传说,自此三宝太监郑和就成了褚宪章最为崇敬的人物了,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传说,总是能够令他激动不已。

如今带着天津水师和登莱水师总计四百余艘的超大船队,浩浩荡荡,扬帆出海,这种感觉令他迷醉,仿佛有一种郑和再世的错觉。

也难怪褚宪章有这种错觉,毕竟此时的大明水师,在亚洲的这一片洋面之上,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单单由李邦华精心打造的天津水师,如今在梁廷栋的扩建之下,拥有大小海船三百三十余艘,其中大型风帆福船就有八十八艘,蜈蚣船百余艘,其余另有海沧船、火龙船、苍山船、子母船等中小桨帆船一百余艘,而且多数福船之上都已经装备了佛郎机炮。

这种佛朗机炮,是一种子母炮,也是传自葡萄牙人。

这种火炮的设计理念很先进,是史上最早的一种后装滑膛炮,而且有准星和照门,可以瞄准射击,同时也比较轻便,每门大概才重三百来斤,是大明朝仿制西方火炮比较成功的一款。

又因为佛郎机炮是一种子母炮,一个母炮配有四个子炮,所以装填简便,射速较快。

嘉靖朝以来,为了防倭抗倭备倭的需要,朝廷曾经将购买和仿制的大量佛郎机炮,装备到了边军和沿海卫所及水师大船之上。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这种广泛装备的佛郎机炮,身管细长、口径较小,射速虽快,但射程也有限,有效射程只有两三千尺,大约也就是七八百米,作为火炮来说,射程实在是有点可怜了。

与天津水师相比,此前由袁可立经营数年的登莱水师,则要更为庞大得多。历史记载,在鼎盛时期,整个登莱水师管辖之内,拥有各类大小海船三千余艘。

虽然在袁可立离开之后,这两年来有所萎缩,但在现任登莱巡抚孙国祯的手底下,登莱水师并没有完全荒废。

即使去掉了觉华岛以及东江镇各岛的水师战船,仅仅登州镇拥有的大小水师战船也有四百多艘。

而且在船型上,比天津水师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多数都是一等、二等的三桅和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 最新章节第一五一章 再赴皮岛,网址:https://www.6s6s.net/6451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