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一战封侯(2/3)

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

镇守使节制。

毛文龙中军参将毛仲明,同样因功恢复本来姓氏,以耿仲明之名,升任中军副总兵,继续统领所部。

毛有时、毛有性、毛仲裕、毛可进等东江镇有功将领,皆由游击升任参将,分别驻守铁山、定州、安州和大鹿岛等地。天津水师、登莱水师则各回本镇驻守,等等。

此外,朝廷的封赏诏令,还同时废除了朝鲜平安道、咸境道的行政区划设置,正式将鸭绿江与大同江之间的全部城池土地,交给东江镇全权管辖治理,并允许安东侯毛文龙、平壤伯刘兴祚,以及东江镇各路总兵官,在这片土地上跑马圈地,或者据为己有,或者赏赐麾下,皆由其自行处置。

这次封赏善后的旨意之中,让立下战功的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三人恢复本姓,当然是皇帝的提议。

毕竟,这几个人在后世是以这些名字存在的,每次说到毛可喜、毛仲明、毛有德,如今的崇祯皇帝就觉得别扭。

再说了,以圣旨的名义让这些人恢复本姓,一来或许可以收买到这几个人的忠心,二来则可以分解毛文龙在东江镇的嫡系势力。

虽然诏令这几个人改回自己的本姓,未必就能使他们与毛文龙真的离心,但至少要比整个东江镇都姓毛要好上一点。

至于为什么只是这几个人改回了本姓,而他们的亲兄弟却没有下旨统一改回,当然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不让东江大帅毛文龙过分难堪。

同时也可以刺激一下改姓毛的年轻将领,只要立下功勋,就能在不得罪大帅毛文龙的情况下,得到朝廷敕令,改回本姓。

当然,以目前尚在朝鲜李氏王朝控制之中的平壤城,作为刘兴祚的驻节之地,以及允许东江镇上下将校在鸭绿江以东、大同江以西跑马圈地封赏有功将士,当然也是崇祯皇帝本人的提议。

三位军机大臣虽然对皇帝的这个提议有所疑虑,但是最终还是同意了。当时,首席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对皇帝说:“朝鲜李氏对我大明历来忠顺恭谨,去岁虽然改投建虏,向虏称臣,却是为建虏所迫,此事天下皆知。若朝廷不告而诛,不罪而罚,臣恐难服天下人心。同时也令其他外藩诸国与大明离心离德。”

孙承宗也说:“朝鲜历来为我大明海东屏障,若夺其土地,逐其人民,则朝鲜必然离心。如此我大明则少一屏障,而多一敌国。如今大明内有天灾祸乱,外有强虏环伺,实在不是化朝廷外藩为郡县的恰当时机。请陛下明鉴。”

李邦华则说:“臣等知道,陛下登基以来即有对外开拓之志,且自太祖成祖以来,我大明人口日多,而土地日狭,外化之邦土地广阔却人口稀少,如今更有番邦耐寒之作物传入大明,化外苦寒之地从此也可一变而为沃土,此上天所以授我华夏子孙者也。只是如今大明内忧外患严重,朝廷消此内忧外患,已显捉襟见肘,化朝鲜为郡县,实不宜操之过急。”

三位军机大臣的说法,基本上反映了大明朝堂之上许多所谓正人君子的立场和态度。

在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的眼中,朝廷多一块土地或者少一块土地,与他们个人或者家族利益无关,但是却貌似有损于他们一直赖以立身,或者说赖以制约皇权的道德说教。

但是对于这一点,如今的崇祯皇帝却有自己的应对之法,那就是把这些所谓正人君子们的利益,与大明的对外开拓紧紧地捆绑到一起去。

因此,崇祯皇帝听完这几位如今正要倚重的军机大臣说完,也没有什么不快,反而微笑着说道:“此次,东江镇不仅策反刘兴祚及其麾下复州兵,而且大败来犯之建虏大军,更击毙建虏镶红旗旗主阿济格和镶蓝旗旗主阿敏长子爱尔礼,斩获建州真虏四千人。

“毛文龙、刘兴祚所部立下如此大功,是我大明边军自萨尔浒之后所仅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 最新章节第一八四章 一战封侯,网址:https://www.6s6s.net/6451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