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七章 没有问题(2/3)

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

放羊牧马的地方。

如今大明军队重回河套,当务之急就是移民填充该地,而将这些地方封给有功之臣,封给有功将士,则是鼓励移民的最好办法之一。

四百顷,按照明代的标准,那就是四千亩。

这样连成一片的田亩,在江南水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在中原地区,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了。

只不过这个数字,放在地广人稀的河套地区,特别是放在长城以北极其辽阔一望无际的漠南地区,那就是算不上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了。

大明朝的爵位,自从太祖朱元璋定下来之后,采取的全都是虚封的办法,有爵无地,只有俸禄。

最初定下的亲王岁禄,是米一万石,宗室郡王以下,包括非宗室封爵的公、侯、伯享有的世禄,各有等差。

主要就是给粮食,养着就好了,除了宗室藩王之外,没有实际领有的土地。

所以,拥有功臣世爵的公侯伯们,基本上都是居住在京师城内天子脚下,因为他们并没有封地。

这一次不同了,崇祯皇帝大封功臣之后,可不是要把他们都集中在京师圈养起来的,而是要让他们继续为了大明朝出去征战四方的。

不给他们一定的封地,怎么去激发他们为国奋战的动力呢?

就是要把他们打下来的或者坚守住的土地,拿出其中一小部分赏赐给他们作为其家族永远传承的土地,才是对于这些人有吸引力的做法。

至于宁城伯这个爵位,也是如此。

宁城这个地方原来属于大明朝塞北大宁卫的地方,后来被南下的蒙古人所占据,汉人军户早已逃亡干净了。

这一世,热河镇守府的建立,让一部分北直隶的汉人又开始北上垦荒的进程,宁城这个后世属于赤峰的地方,如今才算是多少又有了点人烟。

崇祯二年以来,孙承宗以内阁阁老兼军机大臣的身份巡视蓟北边备,出动了大量人力,耗费了大量无力,又在八里罕和宁城等地修筑了城堡工事。

目前也算是除了喀喇沁人聚居的乌兰哈达城(后世内蒙赤峰)以外,大明军队北上科尔沁的前哨之一了。

将出身北直隶本地的孙承宗封一个宁城伯的爵位,绝对有利于将来调动起这些人将目光投向北方的积极性。

而这一次,孙承宗看似没有弄出多大的动静,没有斩获多少建虏的首级,但是去年以来对蓟镇边外的经营,却也正是黄台吉不敢再从此地南下的原因。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正是类似这样的情形。

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后世对于孙承宗的评价,知道许多人认为,正是孙承宗一再主张在辽东修筑大量的城堡和坚固的工事,耗费了大明朝廷大量的物力财力,使得辽饷一增再增,最终才拖垮了大明朝的财政。

当时的确还有一种与孙承宗的主张截然不同的战略思路,那就是王化贞、王在晋等人的主张。

也就是放弃山海关外的全部土地,让辽东镇的军队退守山海关防御。

这样做,一来不用在辽西走廊大建城堡工事,减少财政压力,二来可以聚拢兵力,以重兵守卫山海关,然后引得敌人来攻,明军以逸待劳。

这也是一个思路。

只是这个思路不太符合大明朝的脾性,也不符合大明朝君臣朝野的脾性。

现在很难说这两种思路到底哪个更好。

也因此,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既没有让当年执行孙承宗战略最坚决的袁崇焕去辽东,也没有让呼声很高的孙承宗本人,去主持在辽东对阵建虏的事情。

这倒不是因为孙承宗筑城守土的战略不对,而是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觉得这个战略用错了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 最新章节第七七七章 没有问题,网址:https://www.6s6s.net/6451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