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2/3)

作品:《财色



众人大多是商界人士,眼见得范无病在场,很多人就围了上来,谈起了今天成立的这个华风网的事情。

“范总,瀛海威好像不行了,连总裁都辞职了,你看这个互联网的前景,真的有那么乐观吗?贵公司的网络服务项目,是否真的已经赢利了呢?”有关系不错的人向范无病问道。

范无病考虑了一下之后,觉得应该就这一点发表点儿意见,以树立自己在网络界的权威地位,于是斟酌了一下语句,就说道,“首先,我们的网络服务公司还在高速建设阶段,远远不到赢利的时候,其次,瀛海威的灭亡,基本上是指曰可待的事情。”

谈起瀛海威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从先锋到先驱的过程。

从先锋到先烈,瀛海威的路走得颇为壮烈,在中国互联网发展道路上扮演了里程碑式的角色。以至于后来的网民们,早已不知瀛海威是谁了。但是,对于早期的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瀛海威曾是一面标志姓的大旗。

九六年的时候,瀛海威初创,老总张树新的口气之大、胆色之壮,一夜之间便令瀛海威在中关村地区迅速扬名。那时候,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崭新的名词,虽然范氏网络服务公司已经开始提供光缆接入服务了,但是市场太大,供应速度太慢,所以这个市场足以让大家一块儿进来分享,两个月之内,瀛海威就在京城拥有了六千名用户,成为这一地区相当有名的inte服务商。

但是,当时中国互联网市场环境远未成熟,中国全部上网人数还不到八万人。在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并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时,除了互联网接入商外,瀛海威还要肩负着培育市场的inte概念的普及者,并要负责内容制作。

对此,张树新后来曾经总结过,说她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这样的事情,显然是得不到什么回报的。

九六年九月的时候,兴发集团对瀛海威进行投资,瀛海威的总股本变为八千万元。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这个小公司开始了迅速成长。

拿到八千万元的投资后,瀛海威以重金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曰地建网。

在瀛海威的计划里,今年要在全国建起四十个城市结点,让这些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但是,虽然范无病没有对他们采取什么行动,可电信总局的一记重拳,让瀛海威的这些努力几乎付之东流。

去年,电信总局的互联网络接入市场价格猛然降低,低廉的inte访问价格让瀛海威的大网身价暴跌。在电信总局的挤压下,到去年的年底时,瀛海威已经出现巨亏。

今年月,由于亏损严重,并且后继资金匮乏,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冲突。危四伏中,张树新只得黯然宣布辞职。

她自己后来说道,所有人都讲先烈,先驱是客气,一定要有人做垫脚石,你一定想成为基石,但是变成垫脚石你也没有办法,这是一段历史而已。

回首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烟波浩渺之中依稀可见众多先驱化作先烈的身影,可以这么说,现在使用的每一条网线,都是搭在先烈的肩膀之上,不过,凡是革命都会如此悲壮。

“目前国内的电讯网络市场还没有细分,不像国外市场分工清晰,不同领域,如技术支持服务商、信息提供商等是由不同的公司来承担。在国内,一个网络服务公司几乎可以囊括大部分的业务,瀛海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财色 最新章节第五百七十六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网址:https://www.6s6s.net/66171/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