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哀默(1/4)

作品:《三国之云台

第二十九章哀默

一个人为了自己真心钟爱的事情,往往会付出自己的所有,即便是有时候明知道不可为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努力的去尝试着种种的可能,以求得能够得到自己的渴求,即便最终还不可以,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然而世上的事情却是有着太多的不可预测。

或是人情背离,或是上天不公,即便是那种虽九死而不悔的坚忍不拔的人,也会有郁郁不得之时,形如屈原,便有汨罗江之千古憾事。

然而却又有不少人,他们自是有着宽大的胸怀,继续着他们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即便是不能为理想所奋斗,他们还是会在沉默之中为之而哀伤。

来到许都城中,邓瀚总是为了一些烦扰之事牵绊住了自己的脚步,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看这许都城中让他还有着许多牵挂的那些人。

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

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侯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於汉代,譬之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又以为孔子称“文胜质则史”,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於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於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在邓艾和周不疑两个人的陪同下,邓瀚自是来到了那旧时他曾来过的那座府邸,不过时日不久,确实往日情势已不见。即便如此邓瀚却也知道府邸内,那位贤人总是会秉性如一。

“少爷,我们这么明目张胆的来拜访荀令君,会不会给他老人家带来什么麻烦啊”却是周不疑问道,一旁的邓艾也是一副关切的目光,他们时常跟在邓瀚的身边,故而也是知道在邓瀚心中,或许最让他敬重的便是这位荀彧,荀文若。

当然邓瀚对于水镜先生以及庞德公两位的却是尊重和钦慕,对于诸葛亮,徐庶等一干师兄弟,也是兄友弟恭兼而有着彼此的知己之意。对于郭嘉,自是有一种各为其主之外的惺惺相惜。不过论及敬重的还真是只有荀彧一人而已。

“即便是我们偷偷来访,曹操那边又怎么不会晓得,那样的话,对于荀令君的影响还不是一样么,还不如我们这么光明正大来拜望一番的好呢”

“士载,去叫门吧”

此时荀府的门前却是已经没有了上次邓瀚来时的家丁护卫列于大门之外的声势,连带着门外的那一对石狮子,却也有几分萧索之意,不过即便如此,邓瀚却也知道这府门外不知道还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这里。故而荀府的安危却是用不着人担心的。

当然那些盯着这里的眼睛之中,自然不会单单只有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云台 最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哀默,网址:https://www.6s6s.net/7030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