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左右插刀(1/3)

作品:《雄霸三国

宽敞的四四方方大帐中,这是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木结构大帐,来不及板筑夯土,故而以宽大的厚重麻布、缝合的大片皮革填充在木框之间,以便遮风、避寒。

待魏越对徐晃发出最后指示入帐时,就见右首休屠王正直身跪坐在张举下首,夹在张举、张纯之间,左首依旧是右贤王为尊,其下首是刘去卑,刘去卑在什么说也是匈奴名王,当代单于的幼弟,对单于一位继承权现在排在第三,排在他前面的只有右贤王于夫罗,和于夫罗的弟弟,即留守王庭,协助单于统兵的呼厨泉。

若在单于一族鼎盛时,已经成年的呼厨泉会自领一部在外,如刘去卑一样为单于一族栾提氏别枝。可现在的单于一族孱弱到了历史的极点,刘去卑的谷螽王徒有其名,只有一个东拼西凑,被称作杂胡的独孤部……连纯种匈奴部落都凑不齐,可想而知现在的单于一族有多么的虚弱。

正因为单于一族的虚弱,主要力量就分布在单于亲控的羌渠部和继承人于夫罗的右贤王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力量聚合起来,不至于继承时导致力量分散。

刘去卑排序下来,是丘力居,其后是拓跋诘汾,再下则是黄盖,与一众匈奴各部的小王、大人。

休屠王及其部七名大姓首领则坐在黄琬对面,休屠王当首,已披上雪白的狐裘大氅,有意恭维之下,倒也与黄琬谈笑风生,说的有趣。

魏越回到留给自己的空位,落座后对对面的黄盖、于夫罗、刘去卑、丘力居轻轻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左右位置分别坐着同为军司马的共昭、赵风,两个人中~共昭自酌自饮,神情孤傲,只是他搭在小桌案的左手指头止不住的轻敲击桌面;而同谋的赵风素养稍稍不及共昭,只是与其他校佐那样关注着黄琬与休屠王的对话。似乎在研究着对话信息,和措辞方式。

落座后的魏越也看了两眼黄琬,这个老头子也就是厉害,赋闲将近二十年,一经启用就扛住了黄巾之乱的冲刷,成为皇帝眼中的柱石级别人物。而现在,跟着一个临死之人还能谈的如此惬意,这种本事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

哪怕自己有同样的心性,可自己终究年少,身体内的激素影响下,远不如中年人那样经验丰富。

一切如预期的那样,黄琬稍稍抚慰休屠王后,休屠王便回归席位,他的席位在丘力居与拓跋诘汾之间。因出身乌桓,又与张举亲善之故,也因为乌桓部远离北地与休屠各部无旧怨的原因,如休屠王预料的那样,他刚落座时就得到了丘力居的欢迎,至于拓跋诘汾的冷脸也不出休屠王的预料。

中间位置空出后,黄琬轻咳两声,朗声道:“自湟中、西羌诸部叛乱以来,东羌乘乱为害,北地、安定、汉阳诸郡多受其抄掠,百姓深患之。自车骑将军督率五路出关中平乱至今已有三月,破羌军一路先于各路取得大捷,殊为难得。此后,乘胜而进一举削平东羌诸部战意。此战威武之名远播,东羌上下慑服。”

黄琬来北地郡的真正使命是初步定下破羌军、义从联军的功勋级别,并代表张温安抚东羌,保证东羌在短时间不会出现新的动乱。

现在处理休屠王,因南匈奴全面汉化的原因,能勉强算是内部矛盾。既然‘休屠王的问题’这么轻飘飘处理了,那么就要一起讨论讨论,给北地郡的战事画上一个句号。

先零羌诸部的酋帅依旧留在军营中等候,张举接受他们的投降只能算是口头约定,真正的投降条款需要张温来谈。这个节骨眼张温走不开,也不敢离开中军,只能由黄琬持节,代表朝廷来完成最后的程序。

黄琬在这里点评、高度认可张举的功勋,张举自然一脸红光,右贤王则是眉目阴沉,不时在破羌军校佐人堆中瞥一眼魏越,魏越只是抓着一把熟黄豆嚼着,并不与左右言语,静静等候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186章 左右插刀,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