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同僚贾诩(1/3)

作品:《雄霸三国

崔寔《政论》称:“三府掾属,位卑职重,及其取官,又多超卓,或期月而长州郡,或数年而至公卿。”

按后汉以三公领九卿的制度,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太尉府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总管各曹事务,各曹掾、史、属共二十四人。

在诸曹中,西曹负责太尉府官吏的任免;东曹负责二千石的迁调;户曹负责户籍、祭祀、农桑;奏曹负责奏议;辞曹负责审理案件,接受上诉;法曹负责驿站事务;尉曹负责士卒和囚犯的征调、运输事务;贼曹负责缉拿盗贼;决曹负责裁决刑法;兵曹负责军事事务;金曹负责货币与盐铁事务;仓曹负责国家仓库事务。

此外,还有黄阁,主簿,阁下诸吏的长官。另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阁下令史负责太尉的仪仗执事;记室令史负责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种文书的管理;门令史负责太尉府门卫。其他令史分隶诸曹,办理文书事务。

从太尉府诸曹的设置以及职掌来看,太尉的管辖范围似乎非常广、权利非常大,可这都是名义上的东西。太尉诸曹所领事务等三公公府、大将军幕府都一样,都是架子完整却没有实权。各方面的权利或受制于尚书台,或仅仅为文牍往来,本身并没有参赞、否决之权,而且太尉对本府诸曹事务并没有实际节制的权力。

三公、大将军想要获得实权,只要获得‘录尚书事’的头衔授权,拥有参与尚书台工作的权利,那么公府之中的掾属就有了实权。因为可以通过尚书台发布公府内部决定的人事任命和政令,这就是实权。

魏越这类太尉府的掾属想要离开太尉府去关中在太尉张温麾下作战,需要多一个参军头衔,即‘参太尉府军事’。

因为太尉府没有实权,却拥有名义上治理全国重大方面的资格,所以这里的掾属主要作用就是以治国的视线高度来观政。观政可不是光看,还要参与拟定方案,至于所拟决议是否生效是另一回事。

东曹掾、西曹掾官秩六百石,一般的曹掾官秩四百石,曹属则是三百石。一旦外调升迁,往往就是六百石刺史或两千石郡太守,再内调两千石的侍中、三郎署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跻身三公掾属,就站到了升迁的高速列车上。

只是让魏越尴尬的是自己年龄不足,而威望、人脉相比于同僚也有所缺。想要短时间升迁外调几乎不可能,他接下来需要长时间的观政,以积累威望、人脉。以他现在的年龄,若大汉朝不出大的动乱,光是熬岁数,妥妥的三公没的跑。

可,大汉朝能稳定传承下去?

不过出乎魏越的预料,在太尉府西曹掾处接受考核时,参与旁听的太尉府掾、属并无奇异神色……再想想当年的黄琬,二十四岁时就担任五官中郎将,能与当时的光禄勋陈蕃携手大规模的考选、裁汰郎官,可见黄琬当时的影响力。

黄琬破了五官中郎将的年龄记录,而魏越破了三公掾属的记录也不足为奇。

不过再想想,黄琬以二十出头的年龄被征辟为三公掾属,两三年的时间升迁到握有考核、选拔大权的五官中郎将一职,这其中跨越的障碍和速度,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更何况,魏越本身是有实际功勋的,所举孝廉也是含金量满满。加上蔡邕的弟子,出身边郡豪强之家这些背景综合下来,就显得有说服力了。

故,在已开的四府之中,对比四府掾属,魏越的资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底气比太多的四府掾属深厚。

只是魏越的眼光看的是四府掾属佼佼者,毕竟他不是来混日子的。

让他惊讶的是西曹掾竟然是贾诩,他此前只听说贾诩被征辟到太尉府,没想到两年时间里贾诩竟然升到负责太尉府掾属考核、选拔的西曹掾位置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事岗位,有资格选拔新的太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207章 同僚贾诩,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