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白波军(1/3)

作品:《雄霸三国

七日后,五月初二时,魏越离开最重要的五原郡,抵达朔方与北地四部会师。

两月前他携大胜之势率五千骑兵武装游行,收编各郡杂胡,如今已编成七十四幢,身边从各幢、百户、总旗家族所抽人质所组建的扈从骑士,及这些人质的扈从,也有三千之众。

几乎可以确定,魏越收编杂胡后最直接、最先出现的效果就是多出了三千左右的扈从部队。他不需要发放粮饷,按着约定一切兵器、铠甲、马匹、生活用度由这些扈从自备。

这支扈从部队经营好,能有效增加今后对诸郡杂胡的掌控力。随着收编成功,诸郡杂胡这个概称有些不适合,应该给这些部落一个新的对外、对内名称。

“归义军?”

热闹的宴会之后,一场魏氏家族私宴又举行,魏真琢磨着儿子提出的名号,摇头道:“不妥,归义军若成,朝廷又要设立归义将军,不利于我儿汉化诸部、编户齐民充实边郡之策。”

私宴之中,魏真也有一众幕僚,只不过规模比起魏越来说就差远了。不是魏真的心腹少,而是魏真对赴宴的要求高,寻常的家将、幕僚没资格参与这么重要的会议。

而魏越则简单的多,每一名跟在身边的百人将、幕僚都参与了这场会议。

对于部曲私兵,魏越父子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魏真手里的部曲,以百人将常设单位,他只需要百人将对他负责就行了,对百人队内部的事情不关心,持放养态度,只要能保证战斗力就可。相对来说,魏真手里的百人将相对独立,所以魏真收编马贼、杂胡为部曲时效率高,缺点就是部曲凝聚力不高。

而魏越的部曲则是以五十人队为基本单位,队率负责一队事务。第一批百人将都是从队率中选拔临时任命的,表现的好就保持百人将身份。战时下放统兵,平时这类百人将以魏越亲随、扈从的身份增长见识,并培养彼此感情。

看长远成长,魏真的部曲壮大后,百人将会升为曲将,更为独立,凝聚力全靠魏真的威势和魅力维持;优点是不需要魏真太过操持,就能维持部曲私军的运转。

而魏越的建军思想是扁平化的,与先秦时期列国、前汉、隋唐时期的兵制类似。作为主将,魏越要掌握每一个战斗单位的强弱信息,作战时根据不同形势,优化组合这些单位为更高一级的作战单位。

比如先秦就是军侯五百人主为基本的战斗单位,作战时聚合为校尉部;魏越此时作战单位是五十人队,今后可以升格为百人队,五百曲。

隋唐是府兵制,作战时各府军队优化组合为有针对性的军队。缺点、优点都是很明显的,扁平化的模式对主将团队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信息传递落后的时代。操作的好,能优化资源;操作不好,就是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魏真否定魏越对整编杂胡树立名号一事,不管魏越给整编杂胡弄个什么名字,魏真都是反对态度。

一连几个名号被否决后,魏越隐约明白了父亲的小算盘……整整七十四幢的杂胡,就算动员兵力比汉军少一半来算,也有三十七个曲,九个校尉部,一万六千骑的庞大兵力,凭什么白白让给朝廷?

魏真舍不得这么庞大的战斗力,战斗力是战争时期才有意义的东西。而平时,这七十四幢人口带来的财富更是无比庞大,摆脱匈奴、鲜卑的双重剥削,这些杂胡整编来的七十四幢,将成为魏氏称雄塞外的最大资本。

此时魏越掌控南匈奴局势又如何?能掌握多久?十几年还是几十年?

南匈奴这个基本盘对很多人来说很大,可魏真觉得这地方还容不下自己的儿子,魏越迟早要放弃南匈奴换取进入中枢的门票,脱手南匈奴对魏氏来说不存在心理障碍,唯一的问题是朝廷拿什么来换。

魏真,魏氏部将、幕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262章 白波军,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