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白波军(1/3)

作品:《雄霸三国

受两面夹击后,胡才部前军终于彻底崩溃。

汉骑合围夹击层层收割,自魏越下达受降命令后,胡才部前军这才得到允许纷纷跪地请降。

“河东之兵果毅骁勇,自信太平道后更添了几分蛮勇,实乃精兵。”

魏越看着一队队聚拢而来的降军不由感慨,对身侧诸人继续说:“春秋之际晋唐能成就方伯霸业,天时多变难以依仗,其所凭借只有地利、人和而已。这河东地势有利土壤肥沃是地利,河东人骁果坚韧可谓人和。”

与魏越一样祖籍河东的成廉也一脸认同状:“主公所言贴切,河东精兵之地,素为朝廷所重。今为白波军劫掠千里沃野成为荒芜,实在可惜。不若,予以降军耕牛、良种,编做屯军。如此既能以军法约束降军,能供给军需,大军出征也可选拔精锐兵源。”

“如此不失为良策,至于朝廷那里积欠本侯军费已近七亿,如今指望不得朝廷,唯有设计自筹。想来向朝廷说明原因,朝廷自能体谅此中无奈。”

黄忠、桓典这批人还在北面与李乐部相持,没有这批人参与下,就在魏越、成廉三言两语之下决定了今后河东郡降军的处置方案。不进行如酸枣河滩降军营那样残酷的淘汰选拔,也不施行塞外诸胡部落那种严酷的征调体系,而是用传统的军屯来保证河东的元气。

降军收拢,己方伤兵也陆续运往隘口军营候,零零散散的骑兵检查战场搜寻重要头目尸首,或对残存的敌伤兵、装死的人进行补刀检查,斩下首级。余下的人、马就地修整恢复体力,毕竟南面十里外还有胡才部中军万余人,还有可能要支援北面战场,没有战斗的情况下还要收敛贼军尸体打扫战场。

当魏越与诸人讨论是否去与胡才见面以方便就近观察胡才部阵列时,飞骑驰来递送紧急军情。

依照魏越的意思有机可乘不妨给胡才一点点厉害尝尝,可军队尽管半日激战已是疲军,还要分兵管束降军,实在是没必要强行邀战,更不赞同魏越去见胡才。

“主公,临汾来报……冀亭狼烟四起,可见韩暹部先锋轻兵突进,一时不知其前军兵马多少。”

冀亭是古冀国之地,在临汾西五六十里处,能算是交通必经之处,地势却远不如古隘口险要。

“三面夹击,或许这就是张举最后的布置了。”

放弃之前威压胡才挫其锐气的考虑,魏越忍不住摇头做笑:“韩暹好大的胆魄,竟然敢轻兵突进……这说明胡才部与韩暹部必然是连携而进互有配合,只是胡才近而韩暹远,而绛邑随时可能被我强攻击破,使得胡才、韩暹无法按期汇合夹击我军。”

李乐部的反应来看,李乐与胡才也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或许三部计划好了,只是配合上出现延误。

成廉也是皱眉不已,直言不讳:“好深的谋算,即算到了我军蓄锐而来求战心切,也算到了我军兵力寡薄之窘迫,只是却未预料到主公英明神断舍大就小,才使我军不至于被动。”

因魏越心态问题,导致军队状态一开战就不正常,成了广泛意义上的骄兵,还是深入敌腹的孤军。

韩暹部敢轻兵突进是十分冒险的举动,轻装部队行军迅速之余,却经不起重装部队的攻击,更是打不过有备的重装守军,若遇到成建制的骑兵部队,轻装部队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敢轻兵突进,就意味着韩暹部有足够的把握确认魏越在冀亭没有布置成规模的军队,也意味着对方判断在临汾以西这片地方魏越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力量。不需要多少,冀亭有一千出头的步兵便能扼守,若有千余骑兵,甚至能一口气冲溃韩暹部先头轻装部队。

重装部队才是军队的核心战斗力,现在各种常规战术都是建立在重装部队基础上的。

现在冀亭已失,实在是没必要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279章 白波军,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