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泰山变(1/3)

作品:《雄霸三国

八月二十七,秋分。

百万青州黄巾被迫投降,如何安置这百万之众,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正如当年皇甫嵩、朱儁面对的问题一样,是杀了这些人断绝后患,还是进行迁移、妥善安置。

河东白波贼爆发时能席卷河东各县,其中河东豪强赎买黄巾俘虏为仆僮的因素居功甚大。没有广泛的太平道信众基础,没有太平道思想广泛传播,河东怎可能举郡作乱?

杀,杀的干干净净以绝后患,是最为妥善的处置方式。

只有一口气杀光这百万黄巾,兖豫青徐四州兵马才能得到解放,倾力参与到讨伐董卓的战事中。董卓被讨伐后,关东群雄占据雒阳,这个时候距离讨伐魏越进军河北,也就很近很近了。

所以,袁绍坚持杀光这百万黄巾,令他气愤、暴怒的是兖州刺史臧洪竟然反对他的意见,并与青州刺史贾诩达成安置这百万黄巾的协议。

无能为力,对于臧洪、贾诩、兖州、青州,袁绍没有一点影响力,他感到格外的憋屈和愤怒。

半年之前……不三个月之前,他要弄死臧洪、贾诩,犹如杀鸡易如反掌。可现在,自己仿佛陷在一滩淤泥之中,淹不死也爬不出,无处借力倍感无力。

魏越布置下的封锁网中,袁绍苦苦挣扎毫无作用。

臧洪当众反驳、批评他之后,袁绍决定拼死一搏!

召集朱灵、淳于琼、王匡、逢纪及外甥高干后,袁绍放下酒爵,红着眼睛环视诸人:“我欲杀国贼、家仇董卓久矣。臧子元身为朝廷大臣本该匡扶社稷秉持正义,然而却怀私心再三与我为难,坏我大事,不敬我袁氏甚矣。今,我欲联合陈留张邈、东郡桥瑁、济阴孔伷、山阳刘岱脱离臧子元,诸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逢纪拱手:“主公,不妨伪造太傅檄文起兵,如此陈留之众难辨真假,必然景从。余下东郡、济阴、山阳自会顺势而起。”

王匡也是何进大将军府旧部,抱拳:“我泰山兵马誓死追随袁公!”

朱灵、淳于琼分别统率袁绍的部曲私兵,也纷纷表态支持。

袁隗、袁基死亡,给袁绍带来的好处就是他可以做主、透支袁氏的信用,所以东拼西凑之下,袁绍有一支四千左右的部曲。

高干也紧跟表示愿意发动力量推动流言,让陈留士族首倡义兵。

陈留人在雒阳政变中可是大赚,高干家族因为与袁绍的关系过于亲近,并没有享受到什么优渥待遇。

哪怕高氏这样与蔡氏同郡同县的世交,都在魏越的打击范围内。

兖州军五十里联营,中军所在。

臧洪正与贾诩饮茶,两人各自的掾属正紧急磋商、讨论妥善安置百万黄巾的策略。其实这是早有腹稿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细节,有这个冀州做依靠,兖州、青州有足够的粮食养这百万黄巾。

不过,百万黄巾就这么轻易的安置在青州、兖州故土,未免太过于骄纵。所以,在魏越做的规划中,这百万黄巾都是要尽数迁往并州,充实边塞人口的,完全就是流放后执行边塞军屯。

这种处置预案,臧洪、贾诩是赞成的,只有军屯,也只有军法才能压住这百万黄巾的太平道思想,也能消磨他们的反抗秩序的暴戾思想。也只有把这百万黄巾反贼迁到塞外,夹在边塞与胡虏之间,才能算是

“今日袁绍提议尽诛百万黄巾,其心歹毒实乃臧某平生未闻未见,故当众斥责。”

臧洪体型高大,留着浓密络腮短须,面目英武泛着冷冷笑意:“或许,不幸被大将军言中。”

贾诩闻言神情郑重:“看来如今只能从冀州迁移降军、家属……不知兖州局势会恶化到何种地步,若能挽救,贾某当倾力匡助。”

臧洪摇着头:“非人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371章 泰山变,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