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颜良文丑(1/3)

作品:《雄霸三国

隆冬,腊月初五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蔚蓝一片沁人心神。

“我观大将军行举,意欲篡汉也!”

邺城外,一处军营中周瑜与孙策并肩走在甬道,隔着甬道栅栏可以看到外面正在接受考核的冀州军。

就地方特长军种来说,幽州突骑,冀州强弩是跟凉州长枪、并州游骑是一样出名的。

鞠义能以先登死士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完全是两个州的特长军种对撞,是有光荣摩擦历史的新一轮碰撞。

汉军主力部队始终是重步兵和骑兵,弓弩部队是辅兵编制,其中越是正规的军队,其弓弩部队中弓兵的编制就越低。弓弩部队中职业弩兵与弓兵的比例,可以达到惊人的十比一。

后勤有保障的情况下,汉军都是以弩兵为作为远程主力;弓兵也就应急用一用。弓十分轻便,是骑兵普遍装备的,也是胡虏、民间猎人能使用得起的,而高技术含量,需要维护的弩,不是胡虏、猎人能用得起的。

自平黄巾以来,冀州军也算屡历战事连年不休,身旁还有张燕的平难军虎视眈眈,冀州军这五六年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训练和战斗力。现在魏公国创立在即,一切籍贯隶属于魏公国的冀州军士、军吏都已选拔出来调往邺城,参与考核。

魏公国建立时要举行阅兵仪式,这部分冀州军将会与魏越的魏氏部曲组成魏军参与阅兵。

周瑜所言,孙策只是沉默态度,不置臧否。

自孙坚战死后至今,因孙策执意要南下送葬,孙坚的千余部曲已经分裂,并转移效忠重心,改为向岁数更大的孙贲效力。

这一变化,让性格张扬热情洋溢的孙策秉性大变,颇有些喜怒不露于言表的味道。

孙坚的千余部曲自他死后,已分成孙氏宗族乡党,徐氏、吴氏外戚,孙坚淮泗旧部三个部分。不算战斗力,光论人数的话孙氏宗族、乡党足有六百余人,是孙坚担任长沙太守时其弟孙静、侄儿孙贲纠集起来一支以富春人为主的武装力量。

宗族武装可不是孙坚父子的私人武装,在孙坚死后,孙静无意争夺领导权的情况下,这支孙氏武装就落到了孙坚侄儿孙贲手里。孙贲是孙坚兄长孙羌的长子,孙羌夫妇早殁,孙贲自幼抚养襁褓中的弟弟长大,弱冠之际就被举为吴郡督邮、县长。

论升官速度,孙贲比年轻时的孙坚有效率,更会钻营。

孙策的年纪终究太小,而孙贲自中平三年纠集孙氏宗族、乡党武装时就跟在孙坚左右,对这支武装力量有很深的影响力。外戚之中,徐琨与孙贲年龄相仿交情更深,带着徐氏乡党加入到孙贲阵营;吴景是孙策的亲舅舅,可惜吴氏破落,只带着十几名亲信追随孙策。

余下孙坚在淮泗募集的旧部中,多受孙坚人格魅力而效忠,如韩当、程普、祖茂这些人则很干脆的继续追随孙策。可惜孙坚这支武装已经骨肉分离,三百余人的骨干追随孙策南下,余下八百余人则追随孙贲留在河北效力。

如公仇称这类追随孙坚的士人,孙坚阵亡后,则很干脆的转投魏越麾下。反正都是汉军阵营,对公仇称来说只是换了个工作岗位而已。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切是孙静亲手推动的,常见的两面下注罢了。

周瑜、孙策顺着甬道走了两里地,来到一座正在考校队率、百人将武技的大校场。

一名名参赛的军官身负重甲,背着弩、箭、立盾、佩剑,腰缠干粮袋,体态臃肿双手持着战矛呼呼直喘吐着白气竭力长跑。

周瑜跟着孙策来到场中高台,白伞盖下魏越金甲罩身挂明紫色细绒披风,战盔放在面前桌案上,同样紫色的旄装饰着金盔立顶。

“孙策奉令拜见大将军!”

“伯符不必多礼,我听人说伯符不日将要扶棺南下,今天子有意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397章 颜良文丑,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