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汴水流之密议(1/3)

作品:《雄霸三国

中平六年,闰腊月,初八日。

九江郡钟离,曹操及所部新募五千丹阳兵宿营地。

九江太守服虔也参与了联军,曹操率丹阳新募五千军队途径九江时,服虔遣都尉陆骏押解粮草犒赏曹操所部。

营中,篝火旁,与陆骏并肩而坐,曹操笑容洋溢着:“这天下事何人能说得清?就天子封建魏公国一事,猛地说来,至今曹某都有些无法接受。如此荒谬之事,就这么堂然皇之的发生,天下英杰却无人敢声张正义,讨伐这小贼。”

陆骏也是呵呵笑着,摇着脑袋:“是呀,想起当年与元叹及魏扬祖一同北上,堪称同舟共济也不为过。那时,魏扬祖尚是少年,说是仰人鼻息也不为过。谁也想不到,如今能左右天下局势者,却是魏扬祖。”

陆骏说着扭头看曹操:“难道黄公就无有反制、应对手段?若执意与司徒董卓开战,魏扬祖窃居河北坐拥强军,一言一举就可轻易左右天下形势,如此西州兵、关东军相持不下战事延绵,社稷屡经动荡,生民有灭顶之灾。”

“待两方强军两败俱伤,天下英杰元气损尽之后,魏扬祖便可从容出兵,收拾汉家大好山河,却还要归罪于司徒董卓及关东义士。如此险恶用心,黄公可有应对之策?”

曹操闻言轻叹一声:“想来有所准备,只是不便对我等相告。”

一声叹息后,曹操追问:“此次庐江、九江二郡转运联军粮秣,力未能用尽,实在不该。不知就出兵一事,可还有回转余地?”

陆骏稍稍考虑,摇头苦笑:“起初,二郡并无参与联军之意,之所以响应袁本初檄文,皆赖魏扬祖做的好事。他若不动豫章,我扬州各郡皆无北上之意。不知袁氏如何招惹了此人,竟然以袁遗为豫章郡守,这是要流尽袁氏最后的血呀。”

袁遗在袁氏辈分中虽然高袁绍、袁术一辈,实际上是同龄人,又因为袁遗这一脉攒下的威望不在主枝之下。所以袁遗并不用看袁隗、袁绍等人的眼光,以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生活着。

同时,袁遗自然跟袁绍、袁术、许攸等人一样,是曹操自少年时期的玩伴。

“长大而能勤学者,惟袁伯业与我而已。”

曹操感慨不已,眨眨眼:“袁本初、袁公路不过魏扬祖手中提线木偶,任其摆布犹自不知,更自以为是莫名得意,殊不知生死祸福尽操于魏扬祖之手。如此也就罢了,此二人牵连天下豪杰,借此二人之后,不知多少义士要白白枉死?”

对此陆骏默然不语,对天下之事,雒阳之事,扬州士族普遍缺乏动力。

曹操也察觉陆骏的冷落,就问起了顾雍的近况,顾雍虽然屡屡拒绝了魏越的征辟和任官,可人家本身就是江东着姓,又是庐江太守陆康的女婿,当朝太傅蔡邕的亲传弟子,魏公、太保、大将军大司马的师兄,地方郡县也要给与足够的礼遇。

所以会稽太守唐瑁,直接用强,以胁迫的方式举辟顾雍为会稽郡丞。到任后,顾雍倒也勤勉用事,为上下所称赞。

就目前中原的纷争,扬州士族真的没有参与的动力和心思。

毕竟太远了,也没有吴越世家操纵、影响朝政、天下格局的先例可寻。

偏远,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江南地区已足够扬州士族发展、繁衍了,他们不想搅合西州士人、关东士人以及河北士人之间的破事情。在这天高皇帝远又肥沃舒适的地方,自己蒙起头悄悄过日子就好了,万一太高调,引的西州士族、关东士族和河北士族南下,那就祸事了。

关东士族具有极高的文化号召、侵蚀能力,若是做好准备向南方大规模迁移,就软实力方面,扬州士族就挡不住。

而河北士族、西州士族生活的土地气候比起温润的江南来说,简直能说是不毛之地!世代与羌、氐、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407章 汴水流之密议,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