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去留(1/3)

作品:《雄霸三国

二月中旬,蒙蒙细雨中延津港黄河春汛水面上涨。

袁绍最后一批运输军械的战船消失在延津守军视线中,对于未来何去何从,泰山人为主的延津守军感到迷惑,他们的校尉于禁也不知道。

朝廷招安各郡的公卿就那么一顿饭的功夫被袁绍杀了,总不能杀了袁绍泄气吧?

扪心自问,细细算下来人家袁绍现在才占着正义。

第一袁绍起兵是为了复仇,这一点搁到什么时候都是理所应当的,哪怕战争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就袁绍本人复仇这个动机、行为来说,是正义的,不容指责的。

第二是袁绍自始至终主张认为河北魏越是国贼,这是有先见之明的。在与董卓开战之前,联军认同这个观点,但形势微妙不便声张;后要请河北举兵援助时,更不能支持、宣扬这种主张。

然而魏越以袁绍的东中兴剑为出兵要求,这就让局势变的更微妙了。

微妙到了什么地步?

袁绍若答应,倒霉的是袁绍,整个联军、魏越都会获益;可袁绍没答应,反倒暴露了魏越称王的野心……这就让魏越、黄琬很尴尬了。

魏越不可能食言自肥,暴露野心后没拿到中兴剑的情况下出兵;他不出兵,那么跟关东联军就不是自己人,联军内部自然不能装聋作哑。

延津港外的军营里,曹操披着蓑衣与鲍信站在悬挂的羊皮地图前,指着三方形势,谈起了魏越诛杀刘和、刘范等人一事,总结道:“经此事变后,冀州、幽州势必相争不下。”

“幽州虽弱,但冀州至今沉心于春耕,能战之士不过二三万之间。此军极为精锐,故幽州必然坚壁清野不敢贸然决战,更不敢发兵冀州主动搦战。”

“幽州主守,魏扬祖自不会拿麾下精锐前去攻坚。故而,此战将会拖延两到三年,长了会有五年。”

曹操断言判定河北今后的战争走向,在他看来幽州牧刘虞与魏越有杀子之仇,可刘虞真的无力主动进攻冀州。第一是打不过,第二是幽州军缺乏主动进攻的意愿,第三是再一次被放鸽子的张举已狠狠的劫掠了幽州,现在的张举在幽州、联军面前已失去回转的余地。

面对抄掠冀州一事,张举能忍耐着冲动,压制麾下义从部队的劫掠渴望;可他得到魏越、联军使者的一致保证后,相信魏越加入联军一事板上钉钉,就很干脆的反戈抄掠幽州,以抄掠的方式赶路回家。

结果是很尴尬的,袁绍没按常理出牌,魏越、联军的打算落空后,张举也没了退路。联军连续欺骗他,他若还几乎跟联军打交道,他还怎么安抚暴怒的部下?

幽州就是今后魏越与张举的缓冲区,幽州豪强估计也乐于看到这种现象。身在缓冲区,他们能得到更多的自治,能更自由的进行乡亭一级的兼并。等魏越、张举某一方做好决战准备,就轮到幽州豪强站队了,到底是帮张举,还是帮魏越。

“三五年内,魏扬祖无力兼顾中原之事;待其抚顺地方整齐兵备进兵中原时,怎么也要到六七年后。”

“这七年之内,黄河以南若无霸主横空出世,魏氏侵吞汉室社稷之事则无人能阻。”

“允诚,观董卓、吕布、黄琬、袁绍、陶谦及袁术之辈,可有能匡扶汉室再造社稷之德才?”

鲍信闻言沉默,联军前线五路军队溃败、覆没的太快,快的仿佛董卓、魏越方面早已洞悉他们一切军事情报似得。不止是曹操怀疑黄琬这个盟主是卧底,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猜测。

“如何才能在七年之间重整中原,与魏扬祖争雄于河洛之间?”

曹操面无笑意,庄重而诚恳询问:“我有意前往丹阳募兵,假意屈就黄琬,以求吴郡郡守一职,不知允诚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孟德兄,我之部下以泰山人为主,若随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425章 去留,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