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斩首战术(1/3)

作品:《雄霸三国

四月中旬,汝南太守赵谦聚集兵力北上支援颍川,意图从背后策应长社,行军途中遭到彭脱部袭击,全军大溃四散逃亡;几乎是同时,张梁所部黄巾军决战中击败幽州数路兵马,攻下广阳郡(燕国改名广阳国)治所蓟县,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太守刘卫。

于整体形势而言,朝廷派出三路平叛大军至今有一月之久,似乎未能有效遏制黄巾军的发展劲头。

冀州南部战场宗员、公孙勉对峙于尧山,以尧山为核心,卢植、郭典二部约四万人与张宝所辖的三支黄巾主力部队十余万人进入运动状态中,都在捕捉战机;这场战役将决定河北战场的后续,是继续与黄巾军对攻,还是坚守待援。

随着公孙勉所部营垒渐渐完备,并以栅栏构成的甬道彻底包围宗员所部八营,使得宗员无法与郭典、卢植取得联系;就算公孙勉没有围死宗员,宗员也无法与郭典、卢植取得联系,因为现在卢植、郭典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行军到哪里。

张宝三部,公孙勉一部,这四部每一部最少也是三四万的兵力,多了如张宝本部兵马就有五万出头;宗员、卢植、郭典三部合起来也不过七万,几乎是与三倍的敌军在较量。

这一战保住自身元气是基本的作战要求,若损失过大,不利于后续计划;在保住自身元气的同时,消灭黄巾军一部只能算是小胜,因为这无法改变敌我优劣势态,只有消灭其中两部,才能算大胜,将极大的震慑敌军,并鼓舞各地守军,振奋人心。

对于黄巾军而言,只要消灭或重创郭典、宗员、卢植三部中的任何一部都将取得决定性优势;瘿陶、邺城这两处能攻取任何一处,也将奠定河北战场的最终胜利。

而在广宗的张角所部也没有空耗宝贵的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汇聚广宗,张角的责任是最重要的,他负责组织人员规划物力,并不断武装人员。这是张宝、张梁两部的总后勤所在,也是调度黄巾军人力、物力的中枢。

张角并不会随意离开广宗参战,一旦北路军打出优势与张宝部陷入整体对峙时,张角部必然出动;所以面对极大优势的张宝部,北路军作战任务非常沉重,不仅要要打出优势,还要在极端时间内扭转优劣形势,逼迫张宝退出战场,避免与张宝陷入对峙。

一旦整体战场陷入对峙,最近的张角所部进入战场将是以审判者的姿态出现。

五日后,夏初之际又是一场雨,纷纷扬扬的雨幕造成双方军士生活困难,营中因湿冷、不便的生活,已引发军士埋怨。

而针对于目前的军粮困顿,宗员与魏越发生了一点争执。

因出军时魏越与宗员闹矛盾演戏之故,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最少还有二十日的军粮储备,所以一个个心态悠闲的驻守,对几乎两倍于自己的公孙勉部并无一点畏惧,哪怕公孙勉部如今已彻底封死他们对外沟通的渠道。

可军中现在只有两日有余,三日不足的军粮,宗员的意思是节约口粮,宰杀驽马充作军粮,以延长对峙时间。这延长的时间,就是为了等待郭典部、或卢植部的增援。

而魏越坚决反对,他不愿意听命于人,他更愿意主动拼搏,从公孙勉的封锁中杀出一条血路,并择机重创公孙勉部。

尽管公孙勉部兵力两倍于宗员,可魏越有信心与公孙勉部野战。

帐中没有第三人,宗员陈述他的观点:“我部缺粮,此时只有寥寥数人知情。除你我之外,郭典也知此事。虽无郭典军情,但郭典绝不会坐看我军孤困惆敝于此间。若有战机,郭典必然救我。”

“眼前宰杀驽马,节省军粮十分有必要,虽会暴露我军缺粮内情,但军中以为是老夫欺敌之计,公孙勉也知我军粮秣充足,自不会轻信我军缺粮。此人统兵谨慎,多会猜疑我军自曝短处,是为诱他来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67章 斩首战术,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