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再拒(2/3)

作品:《雄霸三国



魏越思来想去就看出了右路军、朱儁的劣势,比起北路军和左路军,右路军缺乏骑兵自然也就缺乏收割力量。即便野战伏杀张曼成,把韩忠赶出宛城,可就是没有足够的骑兵去扩大战果!

他这么一感叹,让黄忠、鲍鸿神情一变,两人互看一眼都看到对方惊诧,似乎不是对方给魏越泄露了右路军的机密。

有了这个认知,再想到光凭黄忠口述战争经过,魏越就判断出右路军失利的短板之处,实在是令人震怖的机敏!

黄忠正要开口转移话题,就听魏越问:“黄兄这回入京,应该与骑军有关吧?”

黄忠干干做笑,并未否认而是为难道:“此乃军中机密,非某所能谈。”

见他默认,鲍鸿抢先开口:“扬祖部曲多是河北健骑,若扬祖愿意回乡招募千余骑士,鲍某可向大将军处担保、举荐扬祖。”

魏越陷入犹豫,他的确在犹豫而非做样子。

留在京中因卢植、北路军冤情而不仕,有一种赌气任性的情绪在其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展现自己立场的姿态。可这种姿态是建立在他的功勋之上的,若没有人去渲染、宣传他的功勋,除了北路军、卢植、关心战事的军官外,谁会知道他这么一号人物?

抵达京中快半月,他没怎么听说过自己在河北战场的功勋,反倒是很多人知道了他在河北招纳几百部曲,乌桓大人丘力居还送他几百匹良马的事情也被大肆传扬。京中很多人只知道一个叫魏越的人在河北战场发了一笔横财,却很少有人知道魏越为什么发财。

他怀疑有一只手压在他头顶,将本该属于他的光芒扣住;有这支手在,自己现在不出仕的行为就失去了意义。这场波及社稷根本的战争即将到了落幕的时候,多少人在奋力夺取最后的膏脂,而他却束手在岸旁观着。

这种犹豫不似作假,黄忠也了解过魏越在河北的战绩,自会来买马不仅仅是军务,也有其他心思,比如把魏越推荐给何进。南阳方面的战事一结束,黄忠怎么说也有苦功,进入大将军幕府做事是一种必然。

稍稍犹豫,黄忠抱拳道:“扬祖善战之名传于三军,大将军亦多有耳闻。前次扬祖因卢公、北路军冤屈之故而婉拒大将军征辟,大将军多有憾言。因某与扬祖有旧,大将军说扬祖‘少年单纯不知轻重’,并嘱咐某家婉劝扬祖。”

鲍鸿也开口劝道:“扬祖,大将军所言并非虚言。天下谁不知卢公、北路军冤屈?难道就因为扬祖不仕,而能令卢公、北路军冤情昭雪?不尽然如是,卢公、北路军干系甚大,无须扬祖作态,时间一到自会有公卿奔走,张榜正义。”

朝廷不会因为你的姿态而改变对卢植、北路军的的态度;你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北路军、卢植的功勋没人敢抹除,现在压着只是暂时问题而已。

“如鲍校尉所言,卢公、北路军之事非扬祖一人之力所能改。如今各路战事顺利,然蚁贼尚有反复之势;扬祖不以天下安稳为重,却以私交己恨为重,这不是轻重不分又是什么?”

作为南阳郡的功曹,跟那么多的帝乡豪强打交道,同僚、下属又有太多的豪强、名门子弟,黄忠怎么会缺少口才?

看着魏越,黄忠神情诚恳:“扬祖能一言中的,说出右路军缺陷所在,实在令黄某震惊。我荆州军与右路军合军鏖战宛城三月余,百余日内无有几人能见我军之短,而扬祖身具遥遥千里之外,初闻战事就断定我军‘胜而不胜’病症所在,这是何等的睿智?”

魏越垂头:“可朝廷实在是令魏某寒心,我北路军深入敌腹挫败十余倍之敌,却不录功勋,这是何等的荒唐呀!而今局势已是大顺,年内蚁贼可定,天下英才济济,又何须我一人之力?”

黄忠眉头紧皱:“或许扬祖还不知,左中郎将皇甫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98章 再拒,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