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赤角先生(1/3)

作品:《雄霸三国

年关前,除夕夜前一日即腊月二十九,京中上下等待中皇帝终于下诏特赦天下罪犯。

诏狱前,魏越驾着驴车排队,这里已排满了接引亲属的车辆,王凌披戴斗篷,脸上裹着御寒布巾,呼出的白气染白了布巾、双眉和斗篷。

非死罪、非不赦之罪的囚徒陆续从诏狱走出,只在诏狱待了三天的王允一出来就被三个儿子围住,同来的一众士人呼啦啦围上去,人人拱手贺喜,口呼王公。

披上御寒皮裘大氅的王允打量着面前一众前来迎接的青年士人,目光和煦对着这些青年一一颔首,从精神上给与认可。

因战败,给朝廷背黑锅的董卓也甩着膀子走出诏狱,接住部曲递来的熊皮斗篷挂在身上,浑不在意的样子,只是微微扭头斜眼看一眼诏狱门楼上仿佛被冻结,不再飘扬的旗帜。

董卓的部曲非常好认,几乎人人披挂厚黑熊皮披风,是因董卓家乡多有熊罴(现在依旧有很多的野生熊),能独力狩猎熊罴者,都会被董卓招募为部曲。

魏越看着董卓一行人离去,见王允被簇拥着,似乎还在讲话,就扭头看王凌,王凌明显沉浸在心事中,被魏越肘了两下才看魏越,声音低落:“扬祖,一起回承德园吧。”

“不去见见王公?我见王公出来时打量各处,似乎是在寻找王兄。”

“有负伯父托付,焉有颜面相见?”

魏越见他还是一心躲避,就说:“张让一事不成,非王兄之过。依我看,王兄舍命其中,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效应,说不好还会连累太原王氏。或许,王公那里心怀愧疚,也不敢见王兄。毕竟天子有意袒护,逼迫急了,岂会如现在这样好说话?”

王凌只是轻叹不肯开口,既然劝不动王凌,魏越也就不再劝了,反正那里都能守岁过年,仅仅只是一个节日罢了。

这一趟,魏越比较感兴趣的是董卓、王允这对狱友会不会擦出一点点的神秘火花。

诏狱里那么无聊,两个又是参与平叛战事的一方负责人,年龄又大致想当,住的近了聊一聊,说不好真的会擦出火花,成了那星星之火,烧出燎原之势。

除夕夜,洛水南岸燕丘园。

厅堂之中遍布蜡烛,足足有百余根,照的室内亮堂堂暖融融。

堂中,曹氏、宋氏面对面而坐,两人之间只有一张木几,几案上阴阳铜釜中两色汤水沸腾。

曹氏与亡夫宋奇之间年龄足足有十年之差,而宋氏又是宋奇大兄之女,所以曹氏岁数仅仅比宋氏大一岁,辈分就大了一辈。

然而原来的宋氏嫡脉男丁已被斩杀一空,其余女眷要么改嫁,要么投奔宋氏亲族,这宋氏嫡脉就剩下了她们两人,一个是宋家寡妇曹氏,一个是宋氏孤女,孤寡的两人之间自然也就没了那么多的障碍。

宋氏拿筷子拨弄着煮好的饺子,对这种新颖吃法似乎很好奇,在曹氏鼓励下,她吃了一只饺子,咀嚼时双眸睁圆很是惊喜的样子,咽下后道:“面质精细,做这道菜的人可谓别出心裁。”

曹氏也吃了一只饺子,微微露笑:“磨一石麦,难得一合精粉,能说是百中选一。拿精粉做这等美食,自然手笔不凡。”

豆腐、面点的制作需要石磨,简单的以合适石材打磨之后也能说是石磨,可研磨出来的颗粒粗细不一,很难精加工。如豆腐发明至今四百年,但始终不是主流、常见菜品,就是因为研磨黄豆时有太多的粗颗粒,粗颗粒对豆腐制作没多大用途。

石磨制造的精良,研磨时自然会减少粗颗粒。而石磨是否精良……这种技术改造、积累足足一千年左右,才能制造出精良石磨,这就使得两宋时期面食文化大面积扩张。

精良与否不在石磨大小,而在石磨之间的纹理上。

魏越改造出的石磨能将研磨出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121章 赤角先生,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