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滥竽充数(2/3)

作品:《雄霸三国

绍他之后,唯一在场的正牌乐师高宠也只是出于礼貌的颔首微笑,连基本的交谈意向都无。这种处世冷漠的人倒也稀奇,难免让魏越嘀咕,真是白瞎了这一副亲和气质。

至于其他系统的军吏,鲍鸿就没做介绍,彼此又没有隶属、同僚的关系,在军中就不要有什么牵连,这对谁都好。军吏如此,军官更是如此。

清洗餐盘后,负责统率新兵的屯长韩舒送魏越返回庭院,据韩舒介绍原来这所庭院是给正吏乐师使用的,只是因为乐师团队转投鸿都门下搞乐律创作之后就空了下来,而杜猛、张袭又是夜不归营,高宠家室又在营垒侧近,所以空荡荡的只有魏越一个人居住。

对此魏越只能感叹皇帝的魅力很大,因为一个鸿都门学,几乎将隶属于北军五校的乐师团队尽数拉走。

屋中,入夜后寒风席卷,韩舒自提着一笼木炭,在火盆旁引燃。捣着火,这个留着八字胡,面如炭烫坑坑洼洼的壮年汉子扫视屋中,见书架上摆着的竟然全是书籍,虽没有摆满书架,可这是纸质书籍,不是竹简,不由开口赞叹:“魏先生当真博学!”

魏越正准备笔墨以便记录一些纲要,抬头一笑:“这哪算博学?古有学富五车,与我同学的吴地顾雍此番入京,足足装了半船书册、纸墨。他嫌自己的书不够,准备在京求访各家以便于相互誊抄。”

学富五车,五车竹简承载的信息量还不如魏越一箱书籍。造纸技术的革新,极大的方便了文化传播。

而今,青州东莱人佐伯这位擅长书法的年青士子混迹于鸿都门学之中,并在三年前改进造纸工艺,造就的‘左伯纸’质美坚韧,不似蔡伦纸惧潮怕湿缺乏韧性。左伯纸的出现,短短时间内取代蔡伦纸,并彻底击溃竹简这类繁冗、过时、陈本极高的藏书方式。

魏越说着来到火盆旁,铺好纸页提笔,问:“韩屯长不妨说说本屯军士情况,如籍贯、出身或为人等等。如此也便于小吏因材施教,节省时间。”

近两年流行起来的左伯纸很贵,韩舒猜测那位顾雍带了半船的左伯纸,心中讶然又不敢相信,索性略过这个话题,坐正身子回应魏越前却问:“听鲍司马身边军吏闲聊,魏先生是三河子弟?”

“北军之中上下军吏不是三辅,即是三河。”魏越见他有心聊别的,先放下笔笑着:“某河东魏氏,韩屯长如此问,那韩屯长又是何出身?”

韩舒不由露笑,双目微微绽光,神情期盼:“某乃河南韩氏,姬姓韩氏,以弓弩之技传家。”

魏越却是摇头:“某鬼(音槐)姓魏氏,世入北军,以兵家、医家技艺传家。”

韩舒的失望毫不掩饰的表露在脸上,见此魏越也明白为什么韩舒会那么体贴的带了一笼木炭来。众所周知,三家分晋的魏国、韩国都是姬姓,故而绝大多数的魏氏与韩氏有同祖情谊。

很遗憾的是魏地最早由共工氏占据,最早的魏氏是共工氏分支,与共工氏、蚩尤氏一样使用的图腾是双头单身双尾肥遗龙。鬼字,就是肥遗龙的象形字。说的直白了,魏越是炎帝一脉的,韩舒是黄帝一脉的。

韩舒感叹一声稀奇后,开始讲述:“游先生教授用心,历时二月余,屯中军士已学会王风十首、秦风十首、邶风十九首、郑风二十一首;眼下当学卫风十首。”

诗经有风雅颂三篇,风是各地民歌的集合子篇,歌词重复易学,又多反应时政、感情、风俗,贴近军士的生活氛围,主要教完‘风’就算完事。如果有参与祭祀、出征等表演活动,军士还要学习反应贵族生活的‘雅’,以及重大祭祀中,歌唱的‘颂’。

随后韩舒又开始讲述新兵屯里的军官,他手下两名队率一个名额被游殷占走,另一个队率周兼与他一样都是北军三河出身,升迁羽林骑士后又下放北军。除了这三人,其他军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11章 滥竽充数,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