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章 火枪火炮(2/3)

作品:《汉风1276

上万件。只有带动击锤下落的簧片稍微麻烦一点。幸好不是螺旋弹簧。而是形的簧片。使用时的两条腿扳开。扳机一扣。张开的两腿在弹力下合拢。带动击锤上的燧石打火花。引燃火药。这玩意要往共析钢里加锰。好在软锰即二氧化锰很容易找。汉国的一角、一分硬币都用过。把软锰添进钢里。含量千分之五到八。就是上好的弹簧钢。

枪用黑火药。在炮用推进药基础上。适当降低了硝的配比。增加了碳和硫。颗粒也比炮用药细得多。敏儿母亲王李氏办缝纫工坊。已有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让她又办了一个弹药整装厂。招来一群妇女。用油纸卷成圆柱形纸弹壳。把冲压制成的圆球铅弹和火药包进去。

枪托就更简单。船厂有的是木匠和堆积成山阴干好的木料。干脆成立一个独立核算的木器厂。造船木材和枪托用订货方式。富余时间允许他们接制造家具一类的民用活。

火枪的产量达到了每天两百支。它的身管长径米。球形铅弹重丸最大飞行距离集火压制射击时有效射程单兵对单兵的有效射程暂时还没有膛线。铅弹在空中是翻着跟头飞。过就只能概略射击了。

从技术角度看。枪管锻压成型、钻制内膛光洁。使用了定装枪弹。这已经过了明朝末年的铁皮卷制火枪。以及小日本幕府末年的“铁炮”。达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英国“褐贝丝”。法国技术水平。

训练场上。换装了大汉二年式步枪的士兵们。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射击训练。

于小四用牙齿咬开圆柱形定装子弹。装火药那头的纸壳。把火药倒出一点到引药池。再把剩下的大部分火药从枪管口灌进去。然后倒过定装弹。包着铅弹的那头塞进枪口。用推弹杆把它推到膛底。有那层油纸的润滑。这个步骤不费事。

扳开击锤。枪管后面的标尺翻到一百米的位置。上面的缺口和枪管前面的准星、百米外的稻草靶子三点一线。扣动扳机。击锤夹着燧石敲下。砸起的火星溅到引药池。点燃了火药。哄的一下燃起来——多亏引药池开口特意偏右。并且有点斜。这样才不至于让火药烟雾熏到自己眼睛。

火焰通过传火孔钻进了枪膛。里面的火药剧烈的燃烧。瞬间释放出自身体积四千倍的气体。推动弹丸沿着枪膛向前跑。此时。包裹弹丸的油纸又挥了气密的作用。它把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空隙都塞住了。火药气体不得泄露。只能把绝大多数的能量作用在弹丸上。

从扣下扳机。到弹丸飞出枪膛。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几乎同时。百米外的人形靶腾起一团石灰。表示它已被子弹命中。

于小四开了十枪。竟有七枪命中。这在刚刚换装不到五天。才打了五十枪的部队来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只是装弹的动作还比较慢。每分钟也就能射两三枪。他昂挺胸的走下射击位。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下来。于小四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合格的士兵。

这边是练习单兵设计。另外一片则是放排枪。一个连的三个步兵排。在各排排长的口令下。齐射的枪声一阵又一阵的响起——当然不可能训练五天就搞出熟练的三段击。但三位排长的口令有先有后。三次齐射形成了类似三段击的效果。两百米外扎好的一群稻草人。就像被暴风雨袭击。稀里哗啦打烂一片。

嗯。可以去排队枪毙蒙古鞑子和日本鬼子了。楚风满意的点点头。职业化军队的效率。和士兵们训练起来哇哇叫的精气神。确实有那么股子天下强军的气势。

更远一些的火炮训练场。利用卧式镗床。新造成的六斤炮正在威。负责炮兵训练的李家福。把直径。6厘米、六斤重的大铁弹灌进炮口。瞄准三百米外模仿泉州城墙砌好的一段城墙射。

巨大的轰鸣中。炮身向后一缩。炮弹就携带者雷霆之威飞出炮口。直奔城墙而去。城墙上砖石崩裂。沉闷的撞击声震得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1276 最新章节161章 火枪火炮,网址:https://www.6s6s.net/8750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