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百六十四章 国之将来,子息之望(2/5)

作品:《冠盖满京华

从海外运来,民间几乎忘了,早年我们的船队曾经将一面面玻璃镜子卖到西洋东洋,换回大笔银钱……只是,工坊没有了,水军船队没有了,但并不是我们大楚没有,其他地方就都没有!”

此时此刻,陈澜终于货真价实倒吸一口凉气,本能地出口问道:“先生您是说,那些工坊,那些船—……,并不是完全被毁弃或者废弃,而是……而是去了海外?”

“是去了海外,所以说,那些打着什么俄罗斯乃至南洋西洋东洋之类名头的东西,许多都是当年旧裔造出来的,大多数经由江南卖到了天下的豪富显贵之家,然后大把的本国货物装了回去。甚至在十年前,从外头运来的棉布,因价钱便宜,一度曾经挤得大名鼎鼎的松江布卖不出去。安国长公主下江南之后,曾经奉命亲自在刘家港秘密监造大船,紧跟着杨帆去了琉球。那一次,我是随船去的,光是带回来的人和东西,整整二十艘六桅大船几乎装不下。”

尽管毕先生说得还有些含糊,可陈澜却是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当年有众多或带着技术,或带着海船的人漂洋过海,由是在琉球扎下了根?可这怎么可能,以后来楚朝的实力,一个小小的距离大陆那么近的国家,只要几十艘船就能轻松覆灭,又怎么会留到现在?

“不止是琉球,日本、朝鲜、满刺加、锡兰……也许甚至更远些。当年出海的那些人有军人,有工匠,还有各式各样的人,总之,史书上是不会留下记载的,但从那之后,因为往来海上的商船都顺顺当当,几乎不曾遇到过海盗,朝廷就没有去修建什么水师船队……那是因为每隔十几年几十就要来上一回的夺嫡之争,哪怕脱颖而出的常常都是最强的一个,接下来总能有好些年太平,可终究是拖垮了步子。而那些循环往复的争斗勾当,我这些年冷眼旁观,竟是外头出钱,江南出人。”

龙泉庵主说过的那些话,武贤妃转述的那些话”还有安国长公主的殷切嘱咐,这一切再加上她得的那些太祖手记,此时毕先生的话无疑是补全了瓷盘所缺的最后一个角。深深吸了一口气的她双手死死接着桌面,随即看着毕先生说:“敢问毕先生,为何对我说得这般详尽?”

“因为你是安国长公主认下的干女儿,也因为你是京城里某个已经死了的人写信给江南这边时提到的人物。”毕先生笑了笑,见陈澜脸上震惊更甚,这才若无其事地说,“安国长公主留在江南的人,自她回京之后都是我帮着打理的,再加上我一直和长公主有书信联系,所以当然知道这些。这些从前无人留心,但你夫妻随荆王一起下江南的消息传出之后,江南震动,我这小桃源自然而然就被人盯上了,更何况还有奸细在,“”

见毕先生说出奸细二字时不但声音低沉,而且整个人露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惘然,陈澜心里立时冒出了一个猜测,但思量再三还是没有开口追问。然而站在门边上的柳姑姑却是神色震惊,交错在身前的双手竟是紧紧捏在了一起。

“毕先生您既然都已经开门见山说得这般详尽,我倒是有一事相询。今天粱家的情形您也是看到了,先生既然寄住在此,为何不帮粱家解决这困局?”

“这哪里算是困局,顶多算是麻烦。一个致仕的知府,在扬州这样世家豪富云集的地方如今一下子飞黄腾达,当然有无数蜜蜂犹如嗅到蜜糖一般死死纠缠上来。荆王这人从前不显,已经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若是他的岳家再让别人绞尽脑汁还是油盐不入,还不如让人看轻一些。再说荆王殿下也不会怕这个。”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顿。

“荆王殿下上一次下江南的时候,整个江南地界几乎没人知道,我也只见过他一面。我是经历过上一回的人,实在没想到皇上那样的性子,竟然能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皇子。他和从前那些星星念念只惦记着皇位的天潢贵胄们不同头脑清晰判断明确,却偏偏是玩世不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冠盖满京华 最新章节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百六十四章 国之将来,子息之望,网址:https://www.6s6s.net/8899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