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冰天雪地(2/3)

作品:《强国梦

上海富人多,乞丐也很多。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失去土地或者躲避战乱的难民拖家带口地从上海周边的地方涌进这座中国最繁华的都市。齐志宇看见这些乞丐不免心动,他打算拉起一支队伍,这些乞丐无疑是最好的士兵人选。王哲让已经改了名字,不再叫王哲让了,齐志宇把哲让改成了耀武。两个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处的跟亲兄弟似的。齐志宇每有空闲就会带着王耀武到上海乞丐聚集的地方转悠,在乞丐中物色适合当士兵的人选。他们的标准是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结实,性情憨厚、孤身一人,无不良嗜好的男子。十几天里这样的人一共找到了三百多人,这些人每找到一个,就以招工为名带回电器公司。

十二月下旬,宋健的腿伤完全康复了。这天齐志宇把胡西园、奥普、王耀武的叔叔、赵巡捕、岑万春等人请到国际大饭店喝了顿酒,翌日便带着王耀武、宋健、宋金平和三百多个未来的士兵上了开往山东的火车。一行人在泰安下了火车,齐志宇和王耀武前往上王庄,将王耀武的母亲和几个兄弟姐妹接到泰安住下了。第三天上了火车,在路上颠簸、辗转半个多月总算是到了家。

磐石已经是寒冬腊月了,下了几场大雪,原野覆盖上没膝的积雪,刀子似的西北风在旷野里肆虐,卷起漫天的雪尘,吹刮得隔着几十米都看不到人影。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撒泼尿在地上,一眨巴眼睛的功夫,冒着热气的尿液就冻成冰了。这个时候只要没有火上房的急事,东北的百姓大多都呆在屋子里,守着热炕头、火盆,没有人愿意出门挨冻,如果在家呆闷了,想到邻居家扯会闲篇打发时间,也是一路小跑过去的。

齐志宇从上海带回的这些人尽管来的路上根据沿途气温的逐渐降低降低,换上了棉衣棉裤、棉帽子,出关后又套上了厚重暖和的羊皮大衣。但在磐石车站换乘雪爬犁前往烟筒山镇的路上,这些南方人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们一边惊奇地欣赏着童话般的冰雪世界,一边抱怨东北的严寒。

“齐大哥,我以为山东就够冷的了,到了这才知道山东那里的冬天简直算不上冬天。”王耀武转过头对坐在他身旁的齐志宇道。

“齐先生,这里的雪下的,都能把人埋上了。要是不认路的,一下掉进大雪坑里,一下就没影了。”宋健坐在爬犁前头,挥着鞭子赶着马匹,头也不回地道。

“剑平,咋样,冷不?”齐志宇用带着棉手套的手摸了一把宋剑平头上的狗皮帽子,笑着问。

“不冷,一会下了车,我去打雪仗。”宋剑平用袄袖子抹了一把拖得长长的黄鼻涕,大声道。

齐志宇又对宋健和王耀武说道:“这里冷是冷点,不过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喜欢上这里,喜欢上这里的东北人了。跟你们说吧,早年间这里是大清朝的封禁之地,没有多少人在这里生活,后来老毛子不断袭扰边疆,侵占咱们的土地,清朝才允许关内百姓向这里移民,那些关内来的百姓到了这里就舍不得走了……”

“为啥不愿意走了呢?”宋剑平歪着小脑袋瓜问齐志宇。

“因为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上的野物,河里的鱼虾多的吃也吃不完,老百姓为此还编了个顺口溜: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齐志宇道。

“哎呦,要真是这样,老百姓岂不是不用种田,干活了,饿了,顺手抄起个棒子闭着眼睛一砸,就打到一个狍子,吃狍子肉吃腻了,到河里用水舀子一舀就有鱼吃了。”王耀武道。

“小子,这话自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用来形容这里的野物多还是恰如其分的。”齐志宇道。

齐志宇在上海启程之前就给老黄发了电报,委托他在小村子旁搭建供三百多人居住的马架子。老黄霸占了齐志宇的酒馆和大砖房,表面上装出理所当然的样子,其实内心里还是比较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强国梦 最新章节第二十六章冰天雪地,网址:https://www.6s6s.net/893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