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甜白釉(2/2)

作品:《宝鉴天眼

地问道。

钱卫国见陈逸凡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就开口道:“判断永乐甜白釉的真假,主要从器形、胎釉、款式、装饰手法四方面来辨别。”

“首先看器形。永乐甜白釉多见碗、盆、高足杯、小型梅瓶、僧帽壶等,这些甜白釉的造型和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造型特征一本相同。”

“其次,看胎釉,甜白釉瓷胎薄而坚韧,胎质细密纯白,积釉处釉色呈现湖水绿色。而清代仿品为人工拉坯,制成的瓷胎偏于厚重,釉面细腻洁白,但是分布均匀,没有所谓的积釉现象,也不存在湖水绿的积釉处。”

见陈逸凡那么认真,有心要吸收点知识,钱卫国也乐得解释。

从装饰手法上来看,永乐甜白釉除了除了刻划花纹,也有刻划龙、凤和藏文纹饰的,还有常见的缠枝牡丹、缠枝莲花、折枝花、莲托八宝、花果等纹饰,刻划纹饰线条流畅、自然,表现内敛,一般很难一眼看清。清代仿品纹饰自然流畅,但是一眼就能看清纹饰。

沉默了一会,钱老继续开口:“最后是看款式,永乐甜白釉款识多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款识多出现在碗、盘、高足杯等器物上,多为暗刻款。字体外围以划花或印花做装饰,字体写法不太规整,字迹也不太清晰,这和釉料在烧成后出现乳浊现象有关。”

最后总结道:“清代仿品款识与明代基本相同,但是字体写法规整,字迹清晰可辨,这是明清两代甜白釉的一大区别。”

此外,钱卫国还教了陈逸凡一个更简单快捷的方法,来区分永乐甜白釉真品及清代仿品和现代仿品,就是在灯光下观察。

因为永乐甜白真品的透光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清代仿品全身胎体厚薄均匀,透光度从上到下基本一致;现代仿品瓷胎粗糙,存在很多杂质颗粒,透光度从上到下多呈现不均匀现象。

当陈逸凡拿过那只碗在阳光下观察的时候,果然如钱老所说的那样,瓷碗的透光度从上到下基本一致。

“钱老,那这只碗能值多少钱?”听完后,陈逸凡总算弄清楚这只碗的来历背景,就差这碗的价值还不清楚。

“你花了多少?”

“一百块。”陈逸凡答道。

“小凡,你的运气不错嘛!这只碗大概值三万多,价值虽然不是很高,也算捡个小漏。”钱卫国笑呵呵地说道。

当然在他看来,陈逸凡能捡漏是运气的成分居多!
本章已完成! 宝鉴天眼 最新章节第六章 甜白釉,网址:https://www.6s6s.net/9845/6.html